这一天是个出奇的好天儿。柔柔的风,暖暖的太阳,连江水都格外的温和。丽姐儿很兴奋,下午就要登岸了,再乘个四、五天马车就要祖宅了。那里会是什么样子的,丽姐儿不禁暗暗地想。
原本是一大早就要登岸的,可是偏偏即将要靠岸,却遇见了熟人。听说是徐熹的往日同窗,非要拉着徐熹在江中一游。徐熹本要推辞,可那人好不知礼,偏要徐熹一起,要不然就是瞧不起人。徐熹本就要恼了,可是想到人在外乡,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顺着友人的意思忍了。
徐熹与友人临行前亲自来知会林氏。林氏听了之后,脸色很不好,总觉得这友人恐怕没安什么好心。于是林氏便命徐福紧随自家相公,千万要看情况随机应变,不能有闪失。最后,又好生嘱咐了徐熹,要他多小心,多留意。
徐熹心里很是熨帖,还是老婆好,于是本被友人搅坏的心情也变得好了。最后,徐熹去会友了。
徐熹走了,丽姐儿又坐不住了,特别想去甲板上看看。反正现在也不是行船之时,船也停在浅滩。最后,丽姐儿委屈的小脸到底是让林氏心软了,只好抱着丽姐儿去甲板一游。
出了船舱,就来到了甲板上,丽姐儿一双大眼睛四处瞧,林氏看到丽姐儿的样子只觉得好笑,总觉得自己抱着的是一个大玩偶,很是可爱。
眼前的景色不像是深秋,却像是春季。满目的绿,很是养眼。江水清澈见底,甚至可以看到鱼儿在水中休闲地游荡,很是轻松。丽姐儿不禁羡慕起鱼儿来,真是悠哉。
丽姐儿挣扎着从林氏的怀里挣脱出来,就慢悠悠地走到船舷旁,近距离地看着江水中的自己,展颜一笑。林氏也走过去,蹲在丽姐儿的身旁,瞧着水中的女儿,轻声地笑。丽姐儿转过头,看着林氏,道:“娘亲,祖宅附近能看到江吗?”
“这个娘亲也不知道,娘亲和丽姐儿一样,也是第一次回祖宅。”林氏实话实说。
那时,徐熹和林氏在京都刚刚成婚。按照常理本是要徐熹带着新妇回蜀州老家开祠堂告慰祖先,然后将林氏的姓氏正式录入宗谱之中的。可是,那时正逢林氏的娘家抄家流放,林氏心绪不稳,打算自请下堂。后来徐熹又被牵连下放到宁安县当一个小小九品官,即刻上任。所以,林氏并没有回过蜀州,也没有见过老宅,甚至连自己的姓氏是否录入宗谱都不知道。其实林氏对自己的姓氏是否录入宗谱这件事一点都不担心。在自己娘家没落之时徐家都不曾轻言抛弃,更何况现在自己有子嗣傍身,真的没什么可担心的。
丽姐儿听了林氏的话,就没再说什么,只是看着江中的游鱼,保持微笑。心里却在责怪自己,忘性如此之大,连林氏没有回过蜀州都忘了。真是看着美景,脑子都转不动了。
就在这时,林氏与丽姐儿两人听见有人在吵架。母女二人面面相觑之后,都侧耳倾听。
“娘都和你说过了,这是爹的东西,你怎么总拿出来玩!”一个稚嫩的女童声音响起。
“这个金锁实在好看,俺就是忍不住想看看。”另一个稚嫩的声音多少有些委屈。
“虎头,你乖,把这金锁放回去。等姐姐再长大一点,也挣银钱给你打个一模一样的金锁。”原本有些生气的女童声音软了下来。
“好吧。”这声音显得有气无力,很是低落。
林氏和丽姐儿本都不打算管人家的闲事,可是一转身就看见一个长的虎头虎脑,身子很是结实的小男孩垂头丧气的走过来。丽姐儿眼睛一扫,就看见那枚金锁上面很是显眼地镶着一枚小小的红宝石。丽姐儿突然想到了什么,拉了拉林氏的袖子,道:“娘亲,你看那金锁,一丝花纹都没有,还有一颗红宝石呢!”
林氏原本不以为意,可是听过丽姐儿的话,愕然的表情一僵,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丽姐儿看到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就不再说什么了。接着,就是林氏不由分说地抱起丽姐儿回了船舱,就找赵嬷嬷说话。
林氏并没有避讳丽姐儿,直接就把刚才的话说给赵嬷嬷听。赵嬷嬷听了之后,表情呆滞,手足无措,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嬷嬷,你看这事怎么办?”林氏问嬷嬷。
“这,这……”赵嬷嬷现在是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林氏最先冷静下来,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自己一个妇道人家,也不好直接就去向人询问。再说,要是那金锁只不过与自己奶兄戴的那块相似而以,不是同一块,又怎么办。还有就是,就算是那块金锁确实是自己奶兄戴的那块,那也不能保证那虎头的爹就是赵嬷嬷的儿子啊。真是伤脑筋。林氏原本好不容易变平静的心,现在又看是烦躁了。
而赵嬷嬷,却好似陷入了回忆之中,不说话,也不动,就那么呆呆地坐在那里,好似没有灵魂的躯壳。
这时,丹桂进来了。看着稍显烦躁的林氏,还有安然自得的丽姐儿,以及一动不动的赵嬷嬷,丹桂很是奇怪。虽然好奇这是怎么了,可还是什么也没问。丹桂进来是告诉林氏,徐熹回来了。
这倒是让林氏的焦躁消失无踪了。自家相公回来了,就能解决了问题了,真是及时雨。林氏笑了,笑得很是甜美。可是,林氏又奇怪,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不是游江吗?这还不到一个时辰呢。
正在这时,徐熹进了船舱,脸色很是难看。这让林氏和丽姐儿很是吃惊。因为徐熹脾气特别地好,从没有见过他脸色这么难看的时候。
林氏赶忙上去嘘寒问暖,很是担心。徐熹似乎是看出妻子和女儿的惊讶,也快速地调整表情,告诉林氏和丽姐儿,准备下船。这时,赵嬷嬷才醒过神儿来,哀求地看着林氏。
林氏一听说要下船了,又看到了赵嬷嬷那哀戚的眼神,赶忙将赵嬷嬷在多年前丢了儿子,并且刚刚丽姐儿看到了那块与自己奶兄戴着的那块很是相似的金锁的事情说了。
徐熹沉吟了片刻,就将这件事情吩咐给了徐福,叫他好生办理。
不多时,那位经常为徐熹一家做鱼汤的船娘脸色苍白地进了船舱。那船娘大气都不敢喘,跪在地上颤抖不已。
原本是一大早就要登岸的,可是偏偏即将要靠岸,却遇见了熟人。听说是徐熹的往日同窗,非要拉着徐熹在江中一游。徐熹本要推辞,可那人好不知礼,偏要徐熹一起,要不然就是瞧不起人。徐熹本就要恼了,可是想到人在外乡,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顺着友人的意思忍了。
徐熹与友人临行前亲自来知会林氏。林氏听了之后,脸色很不好,总觉得这友人恐怕没安什么好心。于是林氏便命徐福紧随自家相公,千万要看情况随机应变,不能有闪失。最后,又好生嘱咐了徐熹,要他多小心,多留意。
徐熹心里很是熨帖,还是老婆好,于是本被友人搅坏的心情也变得好了。最后,徐熹去会友了。
徐熹走了,丽姐儿又坐不住了,特别想去甲板上看看。反正现在也不是行船之时,船也停在浅滩。最后,丽姐儿委屈的小脸到底是让林氏心软了,只好抱着丽姐儿去甲板一游。
出了船舱,就来到了甲板上,丽姐儿一双大眼睛四处瞧,林氏看到丽姐儿的样子只觉得好笑,总觉得自己抱着的是一个大玩偶,很是可爱。
眼前的景色不像是深秋,却像是春季。满目的绿,很是养眼。江水清澈见底,甚至可以看到鱼儿在水中休闲地游荡,很是轻松。丽姐儿不禁羡慕起鱼儿来,真是悠哉。
丽姐儿挣扎着从林氏的怀里挣脱出来,就慢悠悠地走到船舷旁,近距离地看着江水中的自己,展颜一笑。林氏也走过去,蹲在丽姐儿的身旁,瞧着水中的女儿,轻声地笑。丽姐儿转过头,看着林氏,道:“娘亲,祖宅附近能看到江吗?”
“这个娘亲也不知道,娘亲和丽姐儿一样,也是第一次回祖宅。”林氏实话实说。
那时,徐熹和林氏在京都刚刚成婚。按照常理本是要徐熹带着新妇回蜀州老家开祠堂告慰祖先,然后将林氏的姓氏正式录入宗谱之中的。可是,那时正逢林氏的娘家抄家流放,林氏心绪不稳,打算自请下堂。后来徐熹又被牵连下放到宁安县当一个小小九品官,即刻上任。所以,林氏并没有回过蜀州,也没有见过老宅,甚至连自己的姓氏是否录入宗谱都不知道。其实林氏对自己的姓氏是否录入宗谱这件事一点都不担心。在自己娘家没落之时徐家都不曾轻言抛弃,更何况现在自己有子嗣傍身,真的没什么可担心的。
丽姐儿听了林氏的话,就没再说什么,只是看着江中的游鱼,保持微笑。心里却在责怪自己,忘性如此之大,连林氏没有回过蜀州都忘了。真是看着美景,脑子都转不动了。
就在这时,林氏与丽姐儿两人听见有人在吵架。母女二人面面相觑之后,都侧耳倾听。
“娘都和你说过了,这是爹的东西,你怎么总拿出来玩!”一个稚嫩的女童声音响起。
“这个金锁实在好看,俺就是忍不住想看看。”另一个稚嫩的声音多少有些委屈。
“虎头,你乖,把这金锁放回去。等姐姐再长大一点,也挣银钱给你打个一模一样的金锁。”原本有些生气的女童声音软了下来。
“好吧。”这声音显得有气无力,很是低落。
林氏和丽姐儿本都不打算管人家的闲事,可是一转身就看见一个长的虎头虎脑,身子很是结实的小男孩垂头丧气的走过来。丽姐儿眼睛一扫,就看见那枚金锁上面很是显眼地镶着一枚小小的红宝石。丽姐儿突然想到了什么,拉了拉林氏的袖子,道:“娘亲,你看那金锁,一丝花纹都没有,还有一颗红宝石呢!”
林氏原本不以为意,可是听过丽姐儿的话,愕然的表情一僵,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丽姐儿看到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就不再说什么了。接着,就是林氏不由分说地抱起丽姐儿回了船舱,就找赵嬷嬷说话。
林氏并没有避讳丽姐儿,直接就把刚才的话说给赵嬷嬷听。赵嬷嬷听了之后,表情呆滞,手足无措,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嬷嬷,你看这事怎么办?”林氏问嬷嬷。
“这,这……”赵嬷嬷现在是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林氏最先冷静下来,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自己一个妇道人家,也不好直接就去向人询问。再说,要是那金锁只不过与自己奶兄戴的那块相似而以,不是同一块,又怎么办。还有就是,就算是那块金锁确实是自己奶兄戴的那块,那也不能保证那虎头的爹就是赵嬷嬷的儿子啊。真是伤脑筋。林氏原本好不容易变平静的心,现在又看是烦躁了。
而赵嬷嬷,却好似陷入了回忆之中,不说话,也不动,就那么呆呆地坐在那里,好似没有灵魂的躯壳。
这时,丹桂进来了。看着稍显烦躁的林氏,还有安然自得的丽姐儿,以及一动不动的赵嬷嬷,丹桂很是奇怪。虽然好奇这是怎么了,可还是什么也没问。丹桂进来是告诉林氏,徐熹回来了。
这倒是让林氏的焦躁消失无踪了。自家相公回来了,就能解决了问题了,真是及时雨。林氏笑了,笑得很是甜美。可是,林氏又奇怪,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不是游江吗?这还不到一个时辰呢。
正在这时,徐熹进了船舱,脸色很是难看。这让林氏和丽姐儿很是吃惊。因为徐熹脾气特别地好,从没有见过他脸色这么难看的时候。
林氏赶忙上去嘘寒问暖,很是担心。徐熹似乎是看出妻子和女儿的惊讶,也快速地调整表情,告诉林氏和丽姐儿,准备下船。这时,赵嬷嬷才醒过神儿来,哀求地看着林氏。
林氏一听说要下船了,又看到了赵嬷嬷那哀戚的眼神,赶忙将赵嬷嬷在多年前丢了儿子,并且刚刚丽姐儿看到了那块与自己奶兄戴着的那块很是相似的金锁的事情说了。
徐熹沉吟了片刻,就将这件事情吩咐给了徐福,叫他好生办理。
不多时,那位经常为徐熹一家做鱼汤的船娘脸色苍白地进了船舱。那船娘大气都不敢喘,跪在地上颤抖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