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值得听的了。
姜英秀缓缓地收回了意识力的触角。
其实,她的五感已经十分敏锐。
即便不使用意识力去观照与感受,仅仅是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姜家大院儿这个范围内的大事小情,她也基本上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了。
不过,很多事情,如果不是跟她能够切切实实地扯上关系,她实在是懒得去管那么多。
这会儿,天已经擦黑了,估计再过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姜家的成年壮劳力们,就都该回来了。
自己要不要主动帮着姜老太太张罗做晚饭?
晚上有好几个硬菜呢。
估计放自己在厨房,姜老太太可能得随时随刻都把神经绷得紧紧的。
想到这里,姜英秀不由得微微弯了嘴角,她有几分忍俊不禁。
让老人家受这个罪,姜英秀还真有几分觉得,有那么一点点不忍心。
说起来,姜英秀一直很纳闷儿。
自己这个小身板,在自己穿越来之前,一直是很老实很懦弱的。
然而不知为什么,姜老太太对她竟然有种根深蒂固的“会偷吃”的印象。
而她所能搜检到的全部记忆里,原主似乎并没有真正偷吃过什么东西。
沈春柳本身就是个谁都能踩一脚的受气包子。
偶尔给姜英秀开个小灶,也是从她扎紧了裤腰带,勒紧了脖颈子,从自己嘴里省出来的。
那么,姜老太太对“自己”的这些恶劣的印象,都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个问题,她打算慢慢观察,迟早有一天,能够挖出来源头,迟早有一天,能够扭转姜老太太对她的刻板印象。
姜英秀到底还是主动张罗了一番,帮着姜老太太准备了一大桌子饭菜。
当然,她只负责打打下手。
干一些诸如抱柴火、点火烧灶、刷锅洗碗、下土豆窖抱白菜土豆、上酱缸里盛一碗大酱、上酸菜缸里捞颗酸菜、泡发点干香菇、干木耳、干黄花菜、干海带,清洗土豆、萝卜、白菜、酸菜,给大葱大蒜扒皮,之类的零碎活计。
像个陀螺一样,被姜老太太支使得团团转。
姜老太太的心气儿顺了不少。
四丫头这性子变得,除了性格赖了点儿,嘴巴坏了点儿,心眼子多了点儿,别的方面,好像也没啥不好的。
干活儿还是那么勤快,对自己还是那么恭敬,还多了几分亲近。
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支使她,也还是跟以前一样,指哪打哪,一点儿都不含糊。
晚餐的餐桌上,虽然距离小年还有几天功夫,姜家却已经有了几分过年的氛围。
主要是人聚得比较全。
除了姜春菊的丈夫刘国庆,还有大房嫁出去了的姜家大丫一家子不在之外,姜家全家人,算是都聚齐了。
姜老爷子看着姜老太太带着姜秋菊和姜英秀,一趟趟端上桌来的丰富菜式,心中熨帖,脸上笑得眉目之间喜气洋洋,连满脸的皱纹,都舒展了几分。
今儿个准备的这些菜,就算做年夜饭,也算得上丰盛了。
荤菜有排骨炖海带、小鸡炖松蘑、白菜炖鱼、酸菜汆白肉、木耳炒鸡蛋、腊肉炒土豆片,素菜有醋溜白菜、土豆炖豆角干儿,还有萝卜切条、大葱切段儿,码放得整整齐齐一大盘子的蘸酱菜,主食是一大盆红彤彤的高粱米捞饭,再加上一大盆苞米面、糜子面跟白面掺在一起蒸的三合面馒头……
姜老爷子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自豪。
这年月,谁家能有这个伙食水准!
姜老爷子知道老太太偏心大闺女,其实他自己也偏心大闺女。
不过,老太太偏心大闺女,单纯就是因为偏心。
而他偏心大闺女,却是有理由的。
大闺女为人精明,面子上做得很是到位。每次来家,都是大包小裹地,带了很多东西来的。
村里人见了,哪个不羡慕?哪个不说大闺女懂事又孝顺?
而且,大女婿也确实会让大闺女给家里捎带些村里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虽然那数量么,其实只有一点点。
然后,大闺女背回镇上去的、以及家里给隔三差五地给镇上大闺女家送的那些粮食蔬菜,价值并不比这些难得的礼物低。
不过,有了大闺女打掩护,自己手头的银钱,才能用得活络,用得自在。
偶尔给家里人改善下生活,吃点好吃的,用点好东西,只说是大闺女带回来的,或者是大闺女托人捎回来的,基本上就可以自圆其说。
这也是为什么,从五八年到六零年期间,自己家里虽然也名义上是挨着饿的,实际上,摆在明面上的吃食,也顿顿吃的跟邻居们都差不多。
然而,自己家里却不光没有拉出去死孩子,反而还敢给老五张罗了一房媳妇儿,五房还生出来了个白白胖胖的六宝。
若不是大闺女嫁到了镇上,亲家老刘家也算是个有本事的、也有容人之量的,大闺女还逢年过节就这么往家里一趟趟地折腾东西。
就算自己能从黑市上淘换来一些粮、油、肉,鱼什么的,倘若没个靠谱的来处,又哪里敢拿出来吃?
所以,姜老爷子对于姜老太太偏心姜春菊的行为,还有姜春菊在老姜家隐隐的超然地位,虽然心知肚明,却从不点破,也从不曾出言反对。
看着满满登登地把正房东梢间的炕上地上的几张桌子都坐满了的子孙们,姜老爷子心里,是说不出的舒坦,说不出的满足。
他从小就孤孤单单,一个人四处闯荡。
虽然经历了很多世情,赚到了很多财富,却也吃足了颠沛流离、孤身奋斗的苦头。
直到娶了芳泠,家中有人为他牵肠挂肚,他这一颗心,才算是安顿了下来。
渐渐地又生了几个孩子,他才觉得在这个世间,终于有了个属于自己的归处。
虽然明知道孩子大了,就难免就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打算。也难免都要奔着自己的自在小日子使劲儿……
他却还是笼着几个孩子,没舍得让他们分家。
一来,是考虑到,自己家在杨树沟村算是外来户。
虽然杨树沟村比较特殊,外来户多,坐地户少。然而,总归还是要人多势众,住家过日子,才比较不容易被欺负。
二来,是希望全家人能拧成一股绳。孩子们能够团结和睦、兄友弟恭、互相帮衬。全家人的劲儿都往一处使,这家里的日子,才能过得一天比一天有奔头。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老了。
他老了。
所以,他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这一屋子的喧喧嚷嚷,舍不得这子孙满堂的热闹、兴旺。
喜欢奋斗吧,姜英秀!请大家收藏:奋斗吧,姜英秀!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
姜英秀缓缓地收回了意识力的触角。
其实,她的五感已经十分敏锐。
即便不使用意识力去观照与感受,仅仅是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姜家大院儿这个范围内的大事小情,她也基本上都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了。
不过,很多事情,如果不是跟她能够切切实实地扯上关系,她实在是懒得去管那么多。
这会儿,天已经擦黑了,估计再过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姜家的成年壮劳力们,就都该回来了。
自己要不要主动帮着姜老太太张罗做晚饭?
晚上有好几个硬菜呢。
估计放自己在厨房,姜老太太可能得随时随刻都把神经绷得紧紧的。
想到这里,姜英秀不由得微微弯了嘴角,她有几分忍俊不禁。
让老人家受这个罪,姜英秀还真有几分觉得,有那么一点点不忍心。
说起来,姜英秀一直很纳闷儿。
自己这个小身板,在自己穿越来之前,一直是很老实很懦弱的。
然而不知为什么,姜老太太对她竟然有种根深蒂固的“会偷吃”的印象。
而她所能搜检到的全部记忆里,原主似乎并没有真正偷吃过什么东西。
沈春柳本身就是个谁都能踩一脚的受气包子。
偶尔给姜英秀开个小灶,也是从她扎紧了裤腰带,勒紧了脖颈子,从自己嘴里省出来的。
那么,姜老太太对“自己”的这些恶劣的印象,都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个问题,她打算慢慢观察,迟早有一天,能够挖出来源头,迟早有一天,能够扭转姜老太太对她的刻板印象。
姜英秀到底还是主动张罗了一番,帮着姜老太太准备了一大桌子饭菜。
当然,她只负责打打下手。
干一些诸如抱柴火、点火烧灶、刷锅洗碗、下土豆窖抱白菜土豆、上酱缸里盛一碗大酱、上酸菜缸里捞颗酸菜、泡发点干香菇、干木耳、干黄花菜、干海带,清洗土豆、萝卜、白菜、酸菜,给大葱大蒜扒皮,之类的零碎活计。
像个陀螺一样,被姜老太太支使得团团转。
姜老太太的心气儿顺了不少。
四丫头这性子变得,除了性格赖了点儿,嘴巴坏了点儿,心眼子多了点儿,别的方面,好像也没啥不好的。
干活儿还是那么勤快,对自己还是那么恭敬,还多了几分亲近。
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支使她,也还是跟以前一样,指哪打哪,一点儿都不含糊。
晚餐的餐桌上,虽然距离小年还有几天功夫,姜家却已经有了几分过年的氛围。
主要是人聚得比较全。
除了姜春菊的丈夫刘国庆,还有大房嫁出去了的姜家大丫一家子不在之外,姜家全家人,算是都聚齐了。
姜老爷子看着姜老太太带着姜秋菊和姜英秀,一趟趟端上桌来的丰富菜式,心中熨帖,脸上笑得眉目之间喜气洋洋,连满脸的皱纹,都舒展了几分。
今儿个准备的这些菜,就算做年夜饭,也算得上丰盛了。
荤菜有排骨炖海带、小鸡炖松蘑、白菜炖鱼、酸菜汆白肉、木耳炒鸡蛋、腊肉炒土豆片,素菜有醋溜白菜、土豆炖豆角干儿,还有萝卜切条、大葱切段儿,码放得整整齐齐一大盘子的蘸酱菜,主食是一大盆红彤彤的高粱米捞饭,再加上一大盆苞米面、糜子面跟白面掺在一起蒸的三合面馒头……
姜老爷子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自豪。
这年月,谁家能有这个伙食水准!
姜老爷子知道老太太偏心大闺女,其实他自己也偏心大闺女。
不过,老太太偏心大闺女,单纯就是因为偏心。
而他偏心大闺女,却是有理由的。
大闺女为人精明,面子上做得很是到位。每次来家,都是大包小裹地,带了很多东西来的。
村里人见了,哪个不羡慕?哪个不说大闺女懂事又孝顺?
而且,大女婿也确实会让大闺女给家里捎带些村里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虽然那数量么,其实只有一点点。
然后,大闺女背回镇上去的、以及家里给隔三差五地给镇上大闺女家送的那些粮食蔬菜,价值并不比这些难得的礼物低。
不过,有了大闺女打掩护,自己手头的银钱,才能用得活络,用得自在。
偶尔给家里人改善下生活,吃点好吃的,用点好东西,只说是大闺女带回来的,或者是大闺女托人捎回来的,基本上就可以自圆其说。
这也是为什么,从五八年到六零年期间,自己家里虽然也名义上是挨着饿的,实际上,摆在明面上的吃食,也顿顿吃的跟邻居们都差不多。
然而,自己家里却不光没有拉出去死孩子,反而还敢给老五张罗了一房媳妇儿,五房还生出来了个白白胖胖的六宝。
若不是大闺女嫁到了镇上,亲家老刘家也算是个有本事的、也有容人之量的,大闺女还逢年过节就这么往家里一趟趟地折腾东西。
就算自己能从黑市上淘换来一些粮、油、肉,鱼什么的,倘若没个靠谱的来处,又哪里敢拿出来吃?
所以,姜老爷子对于姜老太太偏心姜春菊的行为,还有姜春菊在老姜家隐隐的超然地位,虽然心知肚明,却从不点破,也从不曾出言反对。
看着满满登登地把正房东梢间的炕上地上的几张桌子都坐满了的子孙们,姜老爷子心里,是说不出的舒坦,说不出的满足。
他从小就孤孤单单,一个人四处闯荡。
虽然经历了很多世情,赚到了很多财富,却也吃足了颠沛流离、孤身奋斗的苦头。
直到娶了芳泠,家中有人为他牵肠挂肚,他这一颗心,才算是安顿了下来。
渐渐地又生了几个孩子,他才觉得在这个世间,终于有了个属于自己的归处。
虽然明知道孩子大了,就难免就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打算。也难免都要奔着自己的自在小日子使劲儿……
他却还是笼着几个孩子,没舍得让他们分家。
一来,是考虑到,自己家在杨树沟村算是外来户。
虽然杨树沟村比较特殊,外来户多,坐地户少。然而,总归还是要人多势众,住家过日子,才比较不容易被欺负。
二来,是希望全家人能拧成一股绳。孩子们能够团结和睦、兄友弟恭、互相帮衬。全家人的劲儿都往一处使,这家里的日子,才能过得一天比一天有奔头。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老了。
他老了。
所以,他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这一屋子的喧喧嚷嚷,舍不得这子孙满堂的热闹、兴旺。
喜欢奋斗吧,姜英秀!请大家收藏:奋斗吧,姜英秀!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