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家与文家彻底撕破了脸,定要和离。文家心知庄秀云是再不会回来了,坚决不同意和离,文父说,他们文家只写休妻书,不写放妻书。
文家还说秀云犯了“七出”里的“不顺父母”、“妒”。
这两条,尤以第一条最是难以辩驳。
“妒”这一条,显然站不住脚,庄家可以文正龙有两妾,正室甚至亲自照顾有孕的妾室来辩驳。
可“不顺父母”即是不孝。在极为看重孝道的大康,这实在是很严重的过失,甚至是罪过。偏偏文家人咬死了秀云不孝。至于怎么个不孝法,尽可由着他们胡编乱造,秀云百口莫辩。
庄氏一族对秀云和离一事,生出诸多议论。有支持的,亦有反对的。反对声最大的,自然是族里有儿女正在谈婚论嫁的人家。
秀云的嫡亲大叔叔,孙女刚及笄,原本因着女孩品貌俱佳,上门提亲者络绎不绝,听闻秀云吵着要与夫家离异,提亲者一时竟绝迹。直气得秀云叔叔一家明里暗里拿话挤兑她。
有个女儿下月及笄的同族嫂子,见此情形,拎着一篮子鸡蛋来看秀云,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劝说她:“好好的夫妻,怎能说不过就不过了呢?那日你婆婆和你男人来接你回去,我瞧着母子两个都是好的。这般好婆家,便是黄花大闺女也难嫁的。就算人家和你过不下去了,再找个更好的便是。女人改嫁,那是千难万难。你端看看有几个好人家肯娶再婚女便知。你就回去跟婆婆低头认个错,仍旧好好过日子。你们年轻人,总爱瞎折腾,嫂子好心来劝你一句,你可千万要听进去。要不然,往后有你后悔的。”
彼时,杨雁回也在,闻听此言,便道:“既然文家那么好,等秀云姐和离后,我让我妗妗做个媒,把你家闺女说给文家可好?”
同族嫂子气得抬脚就走了,刚出秀云屋门,又返了回来,拎了那篮子鸡蛋才走。边走还边咕唧,“杨家的疯丫头,才几岁呀,就敢置喙别人家闺女的亲事。”
不过到底也没人再上门劝秀云回文家了。
这场婚姻纠纷,庄家这边实在是吃亏。“三不去”里头,庄秀云一条也没占。要休她,单凭男方意愿便可出具休书。文家还真命人送来休书,叫庄大爷一把撕了,只肯要和离书。文家再不肯送了。
庄大娘气得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哼唧,只说,早知如此,就该早早将文家告上公堂,说他们殴妻,闹个义绝也好。
其实这也就是说说而已。只要没打出个骨折来,那就不叫事。按照《大康律》规定,夫殴妻要打成骨折才叫罪,罚得还比妻殴夫轻多了。
杨雁回奉母命,时常去看庄秀云。庄秀云一日日萎靡下去,很快便枯槁得仿佛深秋落叶了。杨雁回唯有叹,这文家把别人好好的闺女作践成这样,最后连好聚好散都不肯。懂不懂什么叫人情留一线啊?
庄秀云倚着床柱,有气无力的对杨雁回道:“我早先还在心里暗暗想着,咱村的荷花嫂真傻,让男人作践了一次又一次,怎地还那么信他。到后来,孩子一个连一个的生,想和离也舍不得了。文家来接我时,我还只道他是真心悔过了。谁知,我也不过是又一个荷花嫂。”
杨雁回便道:“姐姐可不是荷花嫂。姐姐青春年少,又无孩儿。荷花嫂娘家不愿她离异,庄大爷庄大娘都疼你,小石头也离不开你,她们都盼着你早日脱离苦海,绝不会再叫你回文家的。”
庄秀云嘤嘤哭起来:“便是想回,也回不去了。人家休书都送来了。我给合族丢人了,也叫爹娘跟着被人戳脊梁骨。”
杨雁回便道:“姐姐莫说傻话。文家未将你的嫁妆返还,庄大爷几次命人去催要,文家就是不给。若他们已休了你,怎地你嫁妆还摆在他们家?如今庄大娘病着,你只是在娘家侍疾,你和文正龙还是夫妻,这夫妻能不能继续做,看的是你的意思。现在明明是你主动要和离。若是你不想继续纠缠,便只当自己已被休弃,告文家侵吞嫁妆即可。究竟要如何,都由着你。现在倒霉的是文家,并不是你。”
庄大爷并不傻,女儿的嫁妆虽然与高门大户的正经小姐比不得,但他还是拿了嫁妆单子去官府备过案的。文家想吞,且得看庄大爷是不是好欺呢。
从庄家回来后,杨雁回便对杨鸿道:“嫁个高门还是有好处的。若是嫁了官身,封了诰命,哪能让人家说休就休。”
不等杨鸿回话,杨雁回又道:“算了,那样也不好。《大康律》明文规定:官员身故,命妇不得改嫁。万一错嫁个短命鬼,倒霉的还是自己。”
杨鸿:“……”
就听杨雁回又愤愤不平道:“那凭什么命妇亡故,官员还可以再娶呢?眼看那秦明杰都要娶第三任太太了。”又说,“凭什么男家想休妻就能休,女人怎么就不能休了男人呢?凭什么呢?”
杨鹤走过来,摸了摸妹妹的额头,舒了口气,对大哥道:“虽然说了不少胡话,幸而还没发烧。”话毕,不等杨雁回踢他,已经远远逃开了。
杨雁回又恨恨的拿上《三国演义》,去培养老爹对话本的兴趣了。
好在这事进行的很顺利。杨崎除了喜欢《三国演义》,也非常喜欢《西游记》和《水浒传》。杨雁回每日里要给杨崎念一回《三国演义》,再念一回《西游记》、一回《水浒传》。
她还物色了《封神演义》和《东周列国志》备用。等那三本念完了,她就开始给爹念这两本。
闵氏也没闲着,一幅刺绣尚未完成,便又要入京了,去的还是霍府。
杨雁回先是吃了一惊。从她再活过来以后,闵氏提起威远侯府从来都是咬牙切齿,这会倒又要主动去了。
闵氏不会冲动到闯进威远侯府砍人的。当初不会,现在就更不会了。
那么,杨雁回想着,闵氏应该是去找绿萍的。指不定,闵氏上回去水月庵的事,就跟绿萍有关。
杨雁回知道水月庵,还是因为苏姨娘以前去过几次那里,说那庵堂里有个老尼甚是灵验。
再联想起上回闵氏说,绿萍有法子让秦芳放她出来,杨雁回便好似有些想明白了什么。苏姨娘都说灵验的地方,秦芳焉有不信的?至少也该有二三分信的吧?莫非绿萍是要从水月庵下手?
杨雁回央着闵氏带自己也去,闵氏不同意,说霍家克她女儿,还说,若非没办法,她自己都绝不踏进霍家门里去。
杨雁回又问闵氏去做什么,闵氏只不许她问。
略收拾一下后,闵氏便走了。杨崎看着妻子离去的背影,目中略有些担忧,但终究也没说什么。
杨雁回看看爹又看看娘,手指缠在发丝上,又默默端起缸子,喝了一大口薄荷水。
娘不说也没关系,她自有办法知道她去做些什么。
文家还说秀云犯了“七出”里的“不顺父母”、“妒”。
这两条,尤以第一条最是难以辩驳。
“妒”这一条,显然站不住脚,庄家可以文正龙有两妾,正室甚至亲自照顾有孕的妾室来辩驳。
可“不顺父母”即是不孝。在极为看重孝道的大康,这实在是很严重的过失,甚至是罪过。偏偏文家人咬死了秀云不孝。至于怎么个不孝法,尽可由着他们胡编乱造,秀云百口莫辩。
庄氏一族对秀云和离一事,生出诸多议论。有支持的,亦有反对的。反对声最大的,自然是族里有儿女正在谈婚论嫁的人家。
秀云的嫡亲大叔叔,孙女刚及笄,原本因着女孩品貌俱佳,上门提亲者络绎不绝,听闻秀云吵着要与夫家离异,提亲者一时竟绝迹。直气得秀云叔叔一家明里暗里拿话挤兑她。
有个女儿下月及笄的同族嫂子,见此情形,拎着一篮子鸡蛋来看秀云,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劝说她:“好好的夫妻,怎能说不过就不过了呢?那日你婆婆和你男人来接你回去,我瞧着母子两个都是好的。这般好婆家,便是黄花大闺女也难嫁的。就算人家和你过不下去了,再找个更好的便是。女人改嫁,那是千难万难。你端看看有几个好人家肯娶再婚女便知。你就回去跟婆婆低头认个错,仍旧好好过日子。你们年轻人,总爱瞎折腾,嫂子好心来劝你一句,你可千万要听进去。要不然,往后有你后悔的。”
彼时,杨雁回也在,闻听此言,便道:“既然文家那么好,等秀云姐和离后,我让我妗妗做个媒,把你家闺女说给文家可好?”
同族嫂子气得抬脚就走了,刚出秀云屋门,又返了回来,拎了那篮子鸡蛋才走。边走还边咕唧,“杨家的疯丫头,才几岁呀,就敢置喙别人家闺女的亲事。”
不过到底也没人再上门劝秀云回文家了。
这场婚姻纠纷,庄家这边实在是吃亏。“三不去”里头,庄秀云一条也没占。要休她,单凭男方意愿便可出具休书。文家还真命人送来休书,叫庄大爷一把撕了,只肯要和离书。文家再不肯送了。
庄大娘气得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哼唧,只说,早知如此,就该早早将文家告上公堂,说他们殴妻,闹个义绝也好。
其实这也就是说说而已。只要没打出个骨折来,那就不叫事。按照《大康律》规定,夫殴妻要打成骨折才叫罪,罚得还比妻殴夫轻多了。
杨雁回奉母命,时常去看庄秀云。庄秀云一日日萎靡下去,很快便枯槁得仿佛深秋落叶了。杨雁回唯有叹,这文家把别人好好的闺女作践成这样,最后连好聚好散都不肯。懂不懂什么叫人情留一线啊?
庄秀云倚着床柱,有气无力的对杨雁回道:“我早先还在心里暗暗想着,咱村的荷花嫂真傻,让男人作践了一次又一次,怎地还那么信他。到后来,孩子一个连一个的生,想和离也舍不得了。文家来接我时,我还只道他是真心悔过了。谁知,我也不过是又一个荷花嫂。”
杨雁回便道:“姐姐可不是荷花嫂。姐姐青春年少,又无孩儿。荷花嫂娘家不愿她离异,庄大爷庄大娘都疼你,小石头也离不开你,她们都盼着你早日脱离苦海,绝不会再叫你回文家的。”
庄秀云嘤嘤哭起来:“便是想回,也回不去了。人家休书都送来了。我给合族丢人了,也叫爹娘跟着被人戳脊梁骨。”
杨雁回便道:“姐姐莫说傻话。文家未将你的嫁妆返还,庄大爷几次命人去催要,文家就是不给。若他们已休了你,怎地你嫁妆还摆在他们家?如今庄大娘病着,你只是在娘家侍疾,你和文正龙还是夫妻,这夫妻能不能继续做,看的是你的意思。现在明明是你主动要和离。若是你不想继续纠缠,便只当自己已被休弃,告文家侵吞嫁妆即可。究竟要如何,都由着你。现在倒霉的是文家,并不是你。”
庄大爷并不傻,女儿的嫁妆虽然与高门大户的正经小姐比不得,但他还是拿了嫁妆单子去官府备过案的。文家想吞,且得看庄大爷是不是好欺呢。
从庄家回来后,杨雁回便对杨鸿道:“嫁个高门还是有好处的。若是嫁了官身,封了诰命,哪能让人家说休就休。”
不等杨鸿回话,杨雁回又道:“算了,那样也不好。《大康律》明文规定:官员身故,命妇不得改嫁。万一错嫁个短命鬼,倒霉的还是自己。”
杨鸿:“……”
就听杨雁回又愤愤不平道:“那凭什么命妇亡故,官员还可以再娶呢?眼看那秦明杰都要娶第三任太太了。”又说,“凭什么男家想休妻就能休,女人怎么就不能休了男人呢?凭什么呢?”
杨鹤走过来,摸了摸妹妹的额头,舒了口气,对大哥道:“虽然说了不少胡话,幸而还没发烧。”话毕,不等杨雁回踢他,已经远远逃开了。
杨雁回又恨恨的拿上《三国演义》,去培养老爹对话本的兴趣了。
好在这事进行的很顺利。杨崎除了喜欢《三国演义》,也非常喜欢《西游记》和《水浒传》。杨雁回每日里要给杨崎念一回《三国演义》,再念一回《西游记》、一回《水浒传》。
她还物色了《封神演义》和《东周列国志》备用。等那三本念完了,她就开始给爹念这两本。
闵氏也没闲着,一幅刺绣尚未完成,便又要入京了,去的还是霍府。
杨雁回先是吃了一惊。从她再活过来以后,闵氏提起威远侯府从来都是咬牙切齿,这会倒又要主动去了。
闵氏不会冲动到闯进威远侯府砍人的。当初不会,现在就更不会了。
那么,杨雁回想着,闵氏应该是去找绿萍的。指不定,闵氏上回去水月庵的事,就跟绿萍有关。
杨雁回知道水月庵,还是因为苏姨娘以前去过几次那里,说那庵堂里有个老尼甚是灵验。
再联想起上回闵氏说,绿萍有法子让秦芳放她出来,杨雁回便好似有些想明白了什么。苏姨娘都说灵验的地方,秦芳焉有不信的?至少也该有二三分信的吧?莫非绿萍是要从水月庵下手?
杨雁回央着闵氏带自己也去,闵氏不同意,说霍家克她女儿,还说,若非没办法,她自己都绝不踏进霍家门里去。
杨雁回又问闵氏去做什么,闵氏只不许她问。
略收拾一下后,闵氏便走了。杨崎看着妻子离去的背影,目中略有些担忧,但终究也没说什么。
杨雁回看看爹又看看娘,手指缠在发丝上,又默默端起缸子,喝了一大口薄荷水。
娘不说也没关系,她自有办法知道她去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