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兰到的时候,老太太正和任妈妈对桌闲话,发髻梳得整齐又简洁,插着一只乌青透亮的钗,此钗造型简单,线条流畅,水滴状的钗首镶着一枚祖母绿玉石,温润又高贵,衣裳依旧简朴,容色淡定高雅,形同五行之外的祖师婆婆。
“沈小姐来了。”月儿在门口迎着,这一次,没有任何迟疑,直接领进里情小说去了。
老太太闻声停住对话,向沈清兰点头,“沈小姐来坐。”
沈清兰上前行礼,自然先表达了对赠送素糕的谢意。
任妈妈笑道,“老太太一见沈小姐就喜欢,香积厨刚送来素糕,老太太就想起沈小姐来。”
老太太问,“沈小姐这是第一次来法泉寺吧?是否去后园转过了?”
“是第一次,”沈清兰回答,“早上去看了,晨雾缭绕,松柏常青,是个好地方。”
“法泉寺的景,分寺内寺外,寺内是殿宇,寺外是山势,法泉寺被群山环抱,位置奇异,胜景更在整座山中,四周的山皆是石崖,险壁如削、万仞耸天,举目四望,处处犹如鬼斧神工,这季节不便攀登,等入了夏,冰消水长、草木葳蕤,若是能登峰俯视,则是另一番撼人之景了。”
沈清兰专注倾听,心头震撼,老太太说话时,目光清明有神,声音缓慢柔和,语气恬淡悠远,她就坐在那里,分明咫尺之近,气质却如水墨远山。
老太太娓娓而谈,从寺讲到山,又从山讲回寺,从眼前的青檐灰瓦,回溯到数百年前的始建,仿佛法泉寺的历史光影就缠绕她的指间。
这一次,沈清兰坐了许久,要不是快到午时,她还听得津津有味。
她起身告辞时,老太太含笑挽留。
沈清兰道,“老夫人盛情,本不该拒绝,只因来之前已与徐小姐、孟小姐约好一起用餐,不好临时更改。”
老太太颔首,“言而有信,是该如此,我便不留你了。”
回去后,还没落座,徐嫣芸和孟言娴就前后脚来了。
孟言娴问,“沈姐姐去哪里了?”
徐嫣芸曾吃过月儿送来的素糕,已经猜到,“姐姐是去那杨家老太太那边了吗?”
“是的。”沈清兰没隐瞒。
孟言娴却不知情,惊讶不已,“沈姐姐怎么会去找她?”
沈清兰笑笑,直接吩咐碧玉,“去香积厨看看斋饭。”
孟言娴见沈清兰没回答,脸色有些尴尬,不好意思再问,但心里忍不住想东想西,越想越不是滋味,连饭也没吃几口。
午后,各自小憩一会儿,同去讲经堂听讲,果然又见到老太太,沈清兰与她相互点头示意,安静听禅。
这般一下午,没吵没闹没意外,过得倒是很快,很快,太阳就摇摇欲坠的挂在石崖之上,昭示着夜幕即将降临。
沈清兰又接着听了晚课,也没腾出空来再续早上的游赏,带着碧玉去香积厨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何况,对方是位长者。
沈清兰感念老太太赠送的素糕,也想投桃报李,回赠她一点心意,可这寺庙里能有什么可回馈呢?想来想去,不如就为她做一道素菜吧。
这是沈清兰的拿手好戏,虽然寺庙里原料和调料都极匮乏,但巧的是,老太太偏爱吃清淡的素食,很快,一道翡翠白玉羹就做好了,趁着热乎、新鲜,沈清兰亲自送了回去。
“沈小姐来了。”月儿又迎进去。
一天来两次,任妈妈又惊又喜,心说,看来是把自己昨天那句客气话记心头了。
老太太笑容慈祥如旧,直到沈清兰说明来意,将翡翠白玉羹放在她面前,这才露出讶异之色,随即,笑容漫过。
沈清兰一边打开瓷盅的盖,一边赧笑,“手艺不好,老夫人别见笑。”
老太太望着瓷盅,频频点头,笑道,“菜色浓绿,豆腐如玉,汤色清透,香气层层扑鼻,光是看着,就知道沈小姐厨艺了得!”说罢,取小勺尝了一口,更是赞不绝口,“好!好!好!”
沈清兰看着老太太将羹吃完,也很开心,一直以来,沈清兰下厨无数次 吃的都是自家人,人人夸赞好吃,究竟是真的觉得美味,还是出于宠爱,就不好界定了,今天第一次做给外人吃,看这情景,是真心夸赞了。
这回再往回走时,沈清兰心情别提多好了,连夜里睡觉都入梦快。
翌日晨起,照旧做早课,这一次,徐嫣芸和孟言娴都来了,睡眼惺忪,注意力也集中不到哪去,倒也有个好处,两人谁也顾不上跟谁过不去了。
按照约定,今天上午启程回家,因此早饭后,三人也没再耽搁,各自回情小说收拾,其实,七七八八的物什早被下人们装进马车了。
临走前,沈清兰特意去跟杨家的老太太告辞。
老太太点点头,笑道,“沈小姐途中注意安全,城东杨宅,随时欢迎你来。”
“多谢老夫人厚爱,来日定当登门拜访。”
沈清兰登车时,月儿还跑去又给她送了一碟热乎乎的素糕,“老太太说了,让沈小姐路上无聊时吃着玩儿,还能垫垫肚子。”这一举动让本来已经在车厢内坐稳的徐嫣芸和孟言娴都探首来望。
不知道是因为徐嫣芸和孟言娴没有拌嘴了,还是又香又软的素糕暖人心,沈清兰觉得返程的路途轻松愉快,连马都跑得快许多。
素糕不多,但沈清兰还是分给她们俩一部分,又给了莫安一块,剩下的在与碧玉、秋月一起吃,很快就空了碟子。
“莫安,我在寺庙里认识的那位杨家老太太,你知道吗?”
素糕下了肚,满口糯香,沈清兰就猛地想起个事来,忍不住询问莫安。
莫安回答,“知道。”
沈清兰精神一震,忙又问,“说来听听。”
莫安清清嗓子,正要开口,孟言娴的马车追上来,她露出脸庞,甜甜地笑问,“沈姐姐,你喜欢吃这种素糕吗?”
沈清兰也笑,“以前不知,这两天尝了尝,才知味道确实不错。”
“沈小姐来了。”月儿在门口迎着,这一次,没有任何迟疑,直接领进里情小说去了。
老太太闻声停住对话,向沈清兰点头,“沈小姐来坐。”
沈清兰上前行礼,自然先表达了对赠送素糕的谢意。
任妈妈笑道,“老太太一见沈小姐就喜欢,香积厨刚送来素糕,老太太就想起沈小姐来。”
老太太问,“沈小姐这是第一次来法泉寺吧?是否去后园转过了?”
“是第一次,”沈清兰回答,“早上去看了,晨雾缭绕,松柏常青,是个好地方。”
“法泉寺的景,分寺内寺外,寺内是殿宇,寺外是山势,法泉寺被群山环抱,位置奇异,胜景更在整座山中,四周的山皆是石崖,险壁如削、万仞耸天,举目四望,处处犹如鬼斧神工,这季节不便攀登,等入了夏,冰消水长、草木葳蕤,若是能登峰俯视,则是另一番撼人之景了。”
沈清兰专注倾听,心头震撼,老太太说话时,目光清明有神,声音缓慢柔和,语气恬淡悠远,她就坐在那里,分明咫尺之近,气质却如水墨远山。
老太太娓娓而谈,从寺讲到山,又从山讲回寺,从眼前的青檐灰瓦,回溯到数百年前的始建,仿佛法泉寺的历史光影就缠绕她的指间。
这一次,沈清兰坐了许久,要不是快到午时,她还听得津津有味。
她起身告辞时,老太太含笑挽留。
沈清兰道,“老夫人盛情,本不该拒绝,只因来之前已与徐小姐、孟小姐约好一起用餐,不好临时更改。”
老太太颔首,“言而有信,是该如此,我便不留你了。”
回去后,还没落座,徐嫣芸和孟言娴就前后脚来了。
孟言娴问,“沈姐姐去哪里了?”
徐嫣芸曾吃过月儿送来的素糕,已经猜到,“姐姐是去那杨家老太太那边了吗?”
“是的。”沈清兰没隐瞒。
孟言娴却不知情,惊讶不已,“沈姐姐怎么会去找她?”
沈清兰笑笑,直接吩咐碧玉,“去香积厨看看斋饭。”
孟言娴见沈清兰没回答,脸色有些尴尬,不好意思再问,但心里忍不住想东想西,越想越不是滋味,连饭也没吃几口。
午后,各自小憩一会儿,同去讲经堂听讲,果然又见到老太太,沈清兰与她相互点头示意,安静听禅。
这般一下午,没吵没闹没意外,过得倒是很快,很快,太阳就摇摇欲坠的挂在石崖之上,昭示着夜幕即将降临。
沈清兰又接着听了晚课,也没腾出空来再续早上的游赏,带着碧玉去香积厨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何况,对方是位长者。
沈清兰感念老太太赠送的素糕,也想投桃报李,回赠她一点心意,可这寺庙里能有什么可回馈呢?想来想去,不如就为她做一道素菜吧。
这是沈清兰的拿手好戏,虽然寺庙里原料和调料都极匮乏,但巧的是,老太太偏爱吃清淡的素食,很快,一道翡翠白玉羹就做好了,趁着热乎、新鲜,沈清兰亲自送了回去。
“沈小姐来了。”月儿又迎进去。
一天来两次,任妈妈又惊又喜,心说,看来是把自己昨天那句客气话记心头了。
老太太笑容慈祥如旧,直到沈清兰说明来意,将翡翠白玉羹放在她面前,这才露出讶异之色,随即,笑容漫过。
沈清兰一边打开瓷盅的盖,一边赧笑,“手艺不好,老夫人别见笑。”
老太太望着瓷盅,频频点头,笑道,“菜色浓绿,豆腐如玉,汤色清透,香气层层扑鼻,光是看着,就知道沈小姐厨艺了得!”说罢,取小勺尝了一口,更是赞不绝口,“好!好!好!”
沈清兰看着老太太将羹吃完,也很开心,一直以来,沈清兰下厨无数次 吃的都是自家人,人人夸赞好吃,究竟是真的觉得美味,还是出于宠爱,就不好界定了,今天第一次做给外人吃,看这情景,是真心夸赞了。
这回再往回走时,沈清兰心情别提多好了,连夜里睡觉都入梦快。
翌日晨起,照旧做早课,这一次,徐嫣芸和孟言娴都来了,睡眼惺忪,注意力也集中不到哪去,倒也有个好处,两人谁也顾不上跟谁过不去了。
按照约定,今天上午启程回家,因此早饭后,三人也没再耽搁,各自回情小说收拾,其实,七七八八的物什早被下人们装进马车了。
临走前,沈清兰特意去跟杨家的老太太告辞。
老太太点点头,笑道,“沈小姐途中注意安全,城东杨宅,随时欢迎你来。”
“多谢老夫人厚爱,来日定当登门拜访。”
沈清兰登车时,月儿还跑去又给她送了一碟热乎乎的素糕,“老太太说了,让沈小姐路上无聊时吃着玩儿,还能垫垫肚子。”这一举动让本来已经在车厢内坐稳的徐嫣芸和孟言娴都探首来望。
不知道是因为徐嫣芸和孟言娴没有拌嘴了,还是又香又软的素糕暖人心,沈清兰觉得返程的路途轻松愉快,连马都跑得快许多。
素糕不多,但沈清兰还是分给她们俩一部分,又给了莫安一块,剩下的在与碧玉、秋月一起吃,很快就空了碟子。
“莫安,我在寺庙里认识的那位杨家老太太,你知道吗?”
素糕下了肚,满口糯香,沈清兰就猛地想起个事来,忍不住询问莫安。
莫安回答,“知道。”
沈清兰精神一震,忙又问,“说来听听。”
莫安清清嗓子,正要开口,孟言娴的马车追上来,她露出脸庞,甜甜地笑问,“沈姐姐,你喜欢吃这种素糕吗?”
沈清兰也笑,“以前不知,这两天尝了尝,才知味道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