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玮在李光地到京的第三天上门拜访了。
李光地对赵玮的到来似乎并没有太吃惊,微笑道:“某到京后,曾有故友来探,闲谈时提起小侯爷的善举,实在是读书人的一大幸事。某虽才疏学浅,不敢称是什么名家,但治学数十年,也有些心得。若能对后进学子有所助益,也是某的荣幸。
赵玮恭敬地道:“李先生才名,天下谁人不知?先生过谦了。若明知学馆能收藏先生大作,则天下学子皆能受益。赵玮替天下学子谢过先生高义!”说罢起身一礼。
他是有爵位在身的侯爷,称呼李光地,不叫“大人”叫“先生”,是故意为之。这样做不但不会显得他无礼,反而让两人之间的来往固定在求教学问的范畴了。这是在向李光地表明,他上门来,不是因为对方的官位与前程,而是因为对方在学问上的造诣,也省却了许多麻烦。
李光地看起来对这个称呼还挺喜欢的,微笑着谦让了几句。两人又坐下来一边用茶,一边闲谈。赵玮事先准备了两三个与理学有关的问题,都比较有水准。象李光地这样的理学大家一听,就大概知道他的水平在什么位置了。绝不是随便找了两个浅显问题来做表面功夫的,而是真的熟读了不少理学著作,对一些字句的解析也颇为透彻。少年学子中,能达到这个水准的,学问都是不错的了。当然,这种程度会让李光地感到欣赏,赞叹,却还没到让他生出收徒之心的地步。他只是从此就对赵玮有了个很不错的印象。一听人提起,就会记得赵玮是个年轻袭爵的勋贵,但非常好学而且聪敏谦逊,是个难得优秀的后辈。
赵玮在李家只停留了两刻钟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他做足的礼数。出门时遇到来找李光地的几位翰林、名士,当中就有他曾经上门拜访过的人,连忙又恭恭敬敬地见了礼。
那位名士对他印象很好,态度就随意些,哈哈笑说:“这是听说李晋卿回京了,就立刻找上门来了么?一定是我家那臭小子报的信!晋卿明明昨儿才说。打算回京先歇几日的,暂不见外客的。如今天天有客上门,他一定很头痛吧?不知小侯爷今日收获如何?”
赵玮笑着把李光地送的几本书名字告诉了他,他边听边点头:“都是他昔年的大作,你回去好好看一看。想来应该能对你有所助益。不过我若是你,一定会再来。他这几年在老家也没闲着,听闻又有两本新作了,昨儿我来,他不给看,怎的今日也没给你瞧瞧?实在是太小气了!哈哈哈……”
赵琇一脸谦虚地笑着,心中却在盘算:李光地虽然嘴上说回京先歇一下,暂不见外客。但从他与他朋友的口风看,分明有不少人上门拜访,连建南侯府明知书馆的传闻都知道了。显见他在京城人脉颇广,朋友也不少。虽说祖母认为他人品存疑,最好少接触为佳,但观其言行,就知道他绝不是一般埋头治学的老实翰林。这样的人,在官场上说不定能如鱼得水。他又曾做过今上的老师。只要没有行差踏错,必受尊崇。果然如妹妹所说。可以与他适当结交,说不定是个助力。
几位学问大家都没想到赵玮脑子里在想什么。其中有人尚未受到他的拜访,倒有些迫不及待了,只是有些拉不下脸来提出邀请,就拐弯抹角地说:“总听他们几个说起小侯爷年轻好学,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我家也有几个子侄,自幼读书,作的文章勉强还能看看。小侯爷不妨与他们结交结交,也好指点一下他们的学问,以免他们做了井底之蛙。”这就是在暗示赵玮上门了。
赵玮心知肚明,也恭敬地说:“改日定当上门叨扰。”对方这才满意了。
这有一人暗示成功,又有别人按捺不住了:“我家那几个小子蠢钝,不敢跟你家孩子相比。倒是我还有几本不错的书,兴许还有些用处。小侯爷得空了,不妨打发个人上门来取。若能收入书馆,对天下读书人有所助益,也是一大功德。”
赵玮自然又是恭敬应下。
其实如今京城里的这些学问大家们,争的已经不是赵玮几时上门、会不会上门的荣誉了。因为赵玮去拜访他们,不是象妹妹赵琇所说的,依照名气大小、威望高低来决定次序的,而是照着离他家的距离远近来上门。这何人住在何处,完全是碰运气,没什么好争的,所以他们更关注的是别的事。
赵玮第一个拜访的,是一位住在广化寺附近的老翰林学士。这位老先生一辈子作风低调,学问、为人,都是士林公认的,不过名声比不上其他人。他做官时从不插手政争,就是埋头做学问。告老在家,也依然在埋头做学问。他除了教出了二三十个子孙门生,个个科举成绩都不俗外,一生还写了十多本书。赵玮上门,他非常欢迎,把这十多本书都送了出来,还捐了一大箱藏书,其中不乏少见的先人名著,让赵玮受益不浅,又见他门下的子侄学生性情都很好相处,还交了好几个朋友。
赵玮过后到别人家拜访时,曾提过这位老先生的义举。虽然因为时间限制,他还没把对方送的书全部通读完毕,但也读了两本,提起其中一些十分有见地的话,深感佩服。而这些流传出来的消息,就让后来受他拜访的治学名家们感到有压力了。
他们名声比那位老先生更大,地位威望也比他更高,但如果拿出来的作品比不上人家的话,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浪得虚名吗?读书人,正统观念上,要比的不是官位高低,不是名气大小。而是各人的学问与人品。人家一辈子该做官就做官,该做学问就做学问,家庭和睦,子孙争气,人品好。门生多,结果在学问上的底蕴还这么深厚,随手一拿就是十来本书,还似乎本本都很有见地,简直就是读书人的典范了好吗?他们都要被比下去了!
这么一来,脸皮厚些的人。就会把自己历年所著的所有书,哪怕是昔年科举时的应试文章与平时跟朋友玩笑游戏的诗词都集结成册,增添“著作”的本数;脸皮薄些的,就会对赵玮说,他近日正打算把过去写的书重新修改检校。等修改完了再送去书馆;还有些人知道自己实在没有时间写出这么多书了,干脆就捐了好几箱的书,其中不乏珍本,好挽回些脸面。
到了这个阶段,京城里有名的学问家们,已经开始在暗地里较上劲了。基本上,他们还算是良性竞争。赵玮其实已经不再是这场竞争中的主角,不过是他们借以显示自己才学与底蕴的工具而已。倒是变相将他从风头浪尖上脱身出来。每一位他所拜访的学问大家,对他都很和气,不再心存歧视。回答他的请教时也非常耐心地指点,不用他开口苦求,就会主动满足他求书的请求,实在是省事不少。他自然也投桃报李,不吝余力地在各种公开场合称赞这些学者有多么亲切和蔼,学问有多么高深……这又让众位学者以及他们的门生故交亲属等人对他的印象更好了。有些够不上名家标准的人,家里有些藏书的。也主动命子侄送书上门,还令他们与赵玮多多结交。
赵玮的收获越发丰厚。幸好高桢送来的房契变成了及时雨,否则还不知要如何处理这些越来越多的书本呢。赵琇也深感哥哥考虑得比自己周到,笑称:“哥哥太狡猾了!”
到了二月十五,赵玮生日,赵家祖孙本来只打算自家人吃顿好些的饭,朋友间喝个茶聊个天,笑笑闹闹就算是庆祝了。没想到午前不久,宫里就来了使者,带来了皇帝赐给赵玮的御酒佳肴,还有各色官制新书、文房四宝等物。一时间,整个京城都知道,是赵玮生日到了。
堂堂建南侯,还是近来京城中最出风头的人,他的生日竟然办得如此低调节俭,毫不声张,除了亲近的亲友,连他新认识的朋友也没听说。问他为何不告诉人,他是一脸的谦逊,还带着几分少年的腼腆:“往年在老家,我都是这样过生日的,顶多就是族中长辈与兄弟侄儿们凑个分子,请我吃席罢了,从不大办。我还年轻,过生日何必大张旗鼓的?劳民伤财,也折了福寿。祖母从不许的。”
这话一传开,不但赵玮的人品大受称赞,连建南郡公夫人张氏,也被称是位品德高尚的长辈,将孙子孙女都教得很好。慈宁宫中的太后又想起了这位新交好的朋友,只因过年,倒有好一阵子没见面了,怪想的,便又下旨召张氏进宫聊天。
赵玮亲自送祖母入宫晋见,仍旧是赵琇守在家中。她并不因为没能陪同进宫而觉得惋惜,近来她也忙得很呢。
建南侯府已经修葺好了,正在散气味。一些花木、家具、摆设什么的都要重新布置,可费心神了。因为地方太大,收拾起来太费事,而小宅又要转变为书馆,所以赵琇打算先把他们祖孙三人的住处以及见客的地方收拾出来,等搬回去了再慢慢整理。这些日子她就一直在卢妈、汪福来等人的帮助下,清点各处摆设器物,好将那些屋子布置起来。
除此之外,她还多了一项工作。赵玮收罗到的书籍,有不少已有年头了,还有一些是外头极难寻得的前朝旧刻本,如果都放到书馆去,万一有个损伤,就太可惜了。但这都是人家捐给明知书馆的,他又不好自己收起,所以打算把这些书都拣出来,重新抄一本新的备份,供学子借阅,而原本就另行收起。若能再抄一本,留给自家收藏,那就再好不过了。赵琇做的就是这个抄写的工作。
不但是她,连卢明章都参与进来了。这对他来说倒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他非常珍惜,一边抄,一边暗暗记诵,若遇到有不懂的问题,还会抽时间来问赵玮或是赵琇。赵琇虽然不用科举,但从小跟在兄长身边,还有个张氏可以随时请教,对四书五经也不是一窍不通的。有时候她学着写些文章,倒比卢明章写得还强呢。
需要抄写的书太多了,而抄成的书又很有可能是要自家收藏或是拿出去供人借阅的,因此要抄得整洁美观。赵琇非常小心,还要尽可能让自己的笔迹不露出闺阁气,颇费心神。往日练字练画的功课都暂时放下了,现阶段就全力主攻抄书。
她抄得昏头转向的,除了隔几日给曹萝和方五姑娘写封信闲聊几句外,几乎对外界的事务一无所知。
她不知道,如今京中又有了新的八卦。
因为变相将牛氏与赵湘逐出家门,汪家起初拿恩人家眷要回家过年为由,搪塞过去,但后来随着赵湘四处找人打秋风,建南侯府又接济了牛氏祖孙,汪家的借口就变成了明晃晃的谎言。一时间,许多人都开始非议汪东升,什么恩将仇报、刻薄寡恩、朝秦暮楚、反复无常、表里不一……种种罪名都开始往他头上丢了。
谁叫汪东升当初将牛氏祖孙接回家时,有旁人好意劝他别沾染麻烦上身,跟逆臣家眷太过接近,兴许会影响自身的前程,若实在不忍心,给些银子接济也就是了。但汪东升不但不听,还口口声声说建南郡公对他有大恩,为了报答老郡公生前的恩情,绝不能将他的后代子孙置之于不顾……他当时太过张扬了,也许是有意借此向上表明,并不是他同情逆党,纯粹是要报答恩人而已。虽然效果不明显,但听到他这么说的人太多了。如今半年未过,他就已经将牛氏祖孙赶出了家门,倒显得先前那些冠冕堂皇的宣言是笑话一般。旁人又怎会不觉得讽刺呢?
还有当初,他也曾埋怨过建南侯府不肯接济落难亲眷,太过冷酷无情,因此他才不得不拉恩人子孙一把。可如今建南侯府声名正佳,关于赵家昔年两房的争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了。牛氏一系完全就是反派的代表,如今建南侯府还愿意养活她们祖孙,简直就是活菩萨了。汪东升当日的怨言就变得无理取闹,他自己倒是成了真正冷酷无情的那一个。
这样的非议越来越多,连汪太太和汪家二子在外交际都受到了影响,可汪东升却还咬紧牙关,不肯说出真相来。汪太太心中憋了一肚子气,几乎要跟丈夫翻脸。终于,汪潼生年轻气盛,忍不住在一班交好的公子哥儿面前泄露了口风:“那祖孙二人自己品行不端正,我们家好意收留她们,她们倒要害我,连名节都不顾了。不把她们赶出去,难道还要我们赔上一家子名声前程不成?!这怎么就成了我们的不是?!”
当日的真相,终于渐渐外泄,为世人得知。(未完待续)
李光地对赵玮的到来似乎并没有太吃惊,微笑道:“某到京后,曾有故友来探,闲谈时提起小侯爷的善举,实在是读书人的一大幸事。某虽才疏学浅,不敢称是什么名家,但治学数十年,也有些心得。若能对后进学子有所助益,也是某的荣幸。
赵玮恭敬地道:“李先生才名,天下谁人不知?先生过谦了。若明知学馆能收藏先生大作,则天下学子皆能受益。赵玮替天下学子谢过先生高义!”说罢起身一礼。
他是有爵位在身的侯爷,称呼李光地,不叫“大人”叫“先生”,是故意为之。这样做不但不会显得他无礼,反而让两人之间的来往固定在求教学问的范畴了。这是在向李光地表明,他上门来,不是因为对方的官位与前程,而是因为对方在学问上的造诣,也省却了许多麻烦。
李光地看起来对这个称呼还挺喜欢的,微笑着谦让了几句。两人又坐下来一边用茶,一边闲谈。赵玮事先准备了两三个与理学有关的问题,都比较有水准。象李光地这样的理学大家一听,就大概知道他的水平在什么位置了。绝不是随便找了两个浅显问题来做表面功夫的,而是真的熟读了不少理学著作,对一些字句的解析也颇为透彻。少年学子中,能达到这个水准的,学问都是不错的了。当然,这种程度会让李光地感到欣赏,赞叹,却还没到让他生出收徒之心的地步。他只是从此就对赵玮有了个很不错的印象。一听人提起,就会记得赵玮是个年轻袭爵的勋贵,但非常好学而且聪敏谦逊,是个难得优秀的后辈。
赵玮在李家只停留了两刻钟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他做足的礼数。出门时遇到来找李光地的几位翰林、名士,当中就有他曾经上门拜访过的人,连忙又恭恭敬敬地见了礼。
那位名士对他印象很好,态度就随意些,哈哈笑说:“这是听说李晋卿回京了,就立刻找上门来了么?一定是我家那臭小子报的信!晋卿明明昨儿才说。打算回京先歇几日的,暂不见外客的。如今天天有客上门,他一定很头痛吧?不知小侯爷今日收获如何?”
赵玮笑着把李光地送的几本书名字告诉了他,他边听边点头:“都是他昔年的大作,你回去好好看一看。想来应该能对你有所助益。不过我若是你,一定会再来。他这几年在老家也没闲着,听闻又有两本新作了,昨儿我来,他不给看,怎的今日也没给你瞧瞧?实在是太小气了!哈哈哈……”
赵琇一脸谦虚地笑着,心中却在盘算:李光地虽然嘴上说回京先歇一下,暂不见外客。但从他与他朋友的口风看,分明有不少人上门拜访,连建南侯府明知书馆的传闻都知道了。显见他在京城人脉颇广,朋友也不少。虽说祖母认为他人品存疑,最好少接触为佳,但观其言行,就知道他绝不是一般埋头治学的老实翰林。这样的人,在官场上说不定能如鱼得水。他又曾做过今上的老师。只要没有行差踏错,必受尊崇。果然如妹妹所说。可以与他适当结交,说不定是个助力。
几位学问大家都没想到赵玮脑子里在想什么。其中有人尚未受到他的拜访,倒有些迫不及待了,只是有些拉不下脸来提出邀请,就拐弯抹角地说:“总听他们几个说起小侯爷年轻好学,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我家也有几个子侄,自幼读书,作的文章勉强还能看看。小侯爷不妨与他们结交结交,也好指点一下他们的学问,以免他们做了井底之蛙。”这就是在暗示赵玮上门了。
赵玮心知肚明,也恭敬地说:“改日定当上门叨扰。”对方这才满意了。
这有一人暗示成功,又有别人按捺不住了:“我家那几个小子蠢钝,不敢跟你家孩子相比。倒是我还有几本不错的书,兴许还有些用处。小侯爷得空了,不妨打发个人上门来取。若能收入书馆,对天下读书人有所助益,也是一大功德。”
赵玮自然又是恭敬应下。
其实如今京城里的这些学问大家们,争的已经不是赵玮几时上门、会不会上门的荣誉了。因为赵玮去拜访他们,不是象妹妹赵琇所说的,依照名气大小、威望高低来决定次序的,而是照着离他家的距离远近来上门。这何人住在何处,完全是碰运气,没什么好争的,所以他们更关注的是别的事。
赵玮第一个拜访的,是一位住在广化寺附近的老翰林学士。这位老先生一辈子作风低调,学问、为人,都是士林公认的,不过名声比不上其他人。他做官时从不插手政争,就是埋头做学问。告老在家,也依然在埋头做学问。他除了教出了二三十个子孙门生,个个科举成绩都不俗外,一生还写了十多本书。赵玮上门,他非常欢迎,把这十多本书都送了出来,还捐了一大箱藏书,其中不乏少见的先人名著,让赵玮受益不浅,又见他门下的子侄学生性情都很好相处,还交了好几个朋友。
赵玮过后到别人家拜访时,曾提过这位老先生的义举。虽然因为时间限制,他还没把对方送的书全部通读完毕,但也读了两本,提起其中一些十分有见地的话,深感佩服。而这些流传出来的消息,就让后来受他拜访的治学名家们感到有压力了。
他们名声比那位老先生更大,地位威望也比他更高,但如果拿出来的作品比不上人家的话,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浪得虚名吗?读书人,正统观念上,要比的不是官位高低,不是名气大小。而是各人的学问与人品。人家一辈子该做官就做官,该做学问就做学问,家庭和睦,子孙争气,人品好。门生多,结果在学问上的底蕴还这么深厚,随手一拿就是十来本书,还似乎本本都很有见地,简直就是读书人的典范了好吗?他们都要被比下去了!
这么一来,脸皮厚些的人。就会把自己历年所著的所有书,哪怕是昔年科举时的应试文章与平时跟朋友玩笑游戏的诗词都集结成册,增添“著作”的本数;脸皮薄些的,就会对赵玮说,他近日正打算把过去写的书重新修改检校。等修改完了再送去书馆;还有些人知道自己实在没有时间写出这么多书了,干脆就捐了好几箱的书,其中不乏珍本,好挽回些脸面。
到了这个阶段,京城里有名的学问家们,已经开始在暗地里较上劲了。基本上,他们还算是良性竞争。赵玮其实已经不再是这场竞争中的主角,不过是他们借以显示自己才学与底蕴的工具而已。倒是变相将他从风头浪尖上脱身出来。每一位他所拜访的学问大家,对他都很和气,不再心存歧视。回答他的请教时也非常耐心地指点,不用他开口苦求,就会主动满足他求书的请求,实在是省事不少。他自然也投桃报李,不吝余力地在各种公开场合称赞这些学者有多么亲切和蔼,学问有多么高深……这又让众位学者以及他们的门生故交亲属等人对他的印象更好了。有些够不上名家标准的人,家里有些藏书的。也主动命子侄送书上门,还令他们与赵玮多多结交。
赵玮的收获越发丰厚。幸好高桢送来的房契变成了及时雨,否则还不知要如何处理这些越来越多的书本呢。赵琇也深感哥哥考虑得比自己周到,笑称:“哥哥太狡猾了!”
到了二月十五,赵玮生日,赵家祖孙本来只打算自家人吃顿好些的饭,朋友间喝个茶聊个天,笑笑闹闹就算是庆祝了。没想到午前不久,宫里就来了使者,带来了皇帝赐给赵玮的御酒佳肴,还有各色官制新书、文房四宝等物。一时间,整个京城都知道,是赵玮生日到了。
堂堂建南侯,还是近来京城中最出风头的人,他的生日竟然办得如此低调节俭,毫不声张,除了亲近的亲友,连他新认识的朋友也没听说。问他为何不告诉人,他是一脸的谦逊,还带着几分少年的腼腆:“往年在老家,我都是这样过生日的,顶多就是族中长辈与兄弟侄儿们凑个分子,请我吃席罢了,从不大办。我还年轻,过生日何必大张旗鼓的?劳民伤财,也折了福寿。祖母从不许的。”
这话一传开,不但赵玮的人品大受称赞,连建南郡公夫人张氏,也被称是位品德高尚的长辈,将孙子孙女都教得很好。慈宁宫中的太后又想起了这位新交好的朋友,只因过年,倒有好一阵子没见面了,怪想的,便又下旨召张氏进宫聊天。
赵玮亲自送祖母入宫晋见,仍旧是赵琇守在家中。她并不因为没能陪同进宫而觉得惋惜,近来她也忙得很呢。
建南侯府已经修葺好了,正在散气味。一些花木、家具、摆设什么的都要重新布置,可费心神了。因为地方太大,收拾起来太费事,而小宅又要转变为书馆,所以赵琇打算先把他们祖孙三人的住处以及见客的地方收拾出来,等搬回去了再慢慢整理。这些日子她就一直在卢妈、汪福来等人的帮助下,清点各处摆设器物,好将那些屋子布置起来。
除此之外,她还多了一项工作。赵玮收罗到的书籍,有不少已有年头了,还有一些是外头极难寻得的前朝旧刻本,如果都放到书馆去,万一有个损伤,就太可惜了。但这都是人家捐给明知书馆的,他又不好自己收起,所以打算把这些书都拣出来,重新抄一本新的备份,供学子借阅,而原本就另行收起。若能再抄一本,留给自家收藏,那就再好不过了。赵琇做的就是这个抄写的工作。
不但是她,连卢明章都参与进来了。这对他来说倒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他非常珍惜,一边抄,一边暗暗记诵,若遇到有不懂的问题,还会抽时间来问赵玮或是赵琇。赵琇虽然不用科举,但从小跟在兄长身边,还有个张氏可以随时请教,对四书五经也不是一窍不通的。有时候她学着写些文章,倒比卢明章写得还强呢。
需要抄写的书太多了,而抄成的书又很有可能是要自家收藏或是拿出去供人借阅的,因此要抄得整洁美观。赵琇非常小心,还要尽可能让自己的笔迹不露出闺阁气,颇费心神。往日练字练画的功课都暂时放下了,现阶段就全力主攻抄书。
她抄得昏头转向的,除了隔几日给曹萝和方五姑娘写封信闲聊几句外,几乎对外界的事务一无所知。
她不知道,如今京中又有了新的八卦。
因为变相将牛氏与赵湘逐出家门,汪家起初拿恩人家眷要回家过年为由,搪塞过去,但后来随着赵湘四处找人打秋风,建南侯府又接济了牛氏祖孙,汪家的借口就变成了明晃晃的谎言。一时间,许多人都开始非议汪东升,什么恩将仇报、刻薄寡恩、朝秦暮楚、反复无常、表里不一……种种罪名都开始往他头上丢了。
谁叫汪东升当初将牛氏祖孙接回家时,有旁人好意劝他别沾染麻烦上身,跟逆臣家眷太过接近,兴许会影响自身的前程,若实在不忍心,给些银子接济也就是了。但汪东升不但不听,还口口声声说建南郡公对他有大恩,为了报答老郡公生前的恩情,绝不能将他的后代子孙置之于不顾……他当时太过张扬了,也许是有意借此向上表明,并不是他同情逆党,纯粹是要报答恩人而已。虽然效果不明显,但听到他这么说的人太多了。如今半年未过,他就已经将牛氏祖孙赶出了家门,倒显得先前那些冠冕堂皇的宣言是笑话一般。旁人又怎会不觉得讽刺呢?
还有当初,他也曾埋怨过建南侯府不肯接济落难亲眷,太过冷酷无情,因此他才不得不拉恩人子孙一把。可如今建南侯府声名正佳,关于赵家昔年两房的争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了。牛氏一系完全就是反派的代表,如今建南侯府还愿意养活她们祖孙,简直就是活菩萨了。汪东升当日的怨言就变得无理取闹,他自己倒是成了真正冷酷无情的那一个。
这样的非议越来越多,连汪太太和汪家二子在外交际都受到了影响,可汪东升却还咬紧牙关,不肯说出真相来。汪太太心中憋了一肚子气,几乎要跟丈夫翻脸。终于,汪潼生年轻气盛,忍不住在一班交好的公子哥儿面前泄露了口风:“那祖孙二人自己品行不端正,我们家好意收留她们,她们倒要害我,连名节都不顾了。不把她们赶出去,难道还要我们赔上一家子名声前程不成?!这怎么就成了我们的不是?!”
当日的真相,终于渐渐外泄,为世人得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