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氏不懂,碧珠就更不懂了,她家姑娘是不是和离王世子待久了,也有些喜怒无常了。
方才还愤愤难平,这会儿怎么笑的夏花灿烂了?
她正要说话,车窗被敲响,碧珠连忙掀开车帘,就看到暗卫递过来一药瓶。
碧珠还没反应过来,明澜已经伸手接了。
药瓶子里有两粒晶莹剔透的药丸,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芳香,如果不是从药瓶子里倒出来的,她真的要当是糖果给吃了。
明澜让碧珠把血装寒玉瓶里,然后塞了一颗药丸进去,等血凝结成冰后,又用手指抹了些胭脂从冰血上划过。
碧珠用帕子摁着指尖,有些担忧道,“那药丸是……?”
明澜摇头。
她不知道。
不过楚离的暗卫不会没分寸的,最多小惩大诫一番,不会毒死顾音澜的。
等准备好,马车就差不多到长房了。
刚钻出马车,就看到丫鬟送大夫出门,大夫客气道,“留步。”
丫鬟福了福身子,大夫就拎着药箱子走了。
碧珠下了马车后,将明澜扶了下来,长房的小厮看到她,脸色淡淡,要不是明澜,他们也不至于搬出伯府,虽然明着说是分家,也找了个不被人笑话的借口,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长房就是被扫地出门了。
现在他们家姑娘已经是太子的人了,又对太子有一份救命之恩,世子妃的位置可能欠了些火候,一个侧妃之位铁定跑不掉的。
当今赵皇后不就是侧妃封后的,太子妃成了李贵妃,将来如何,谁能说的准。
指不定就是他们家三姑娘母仪天下了,二姑娘和离王世子和离,凄凄惨惨戚戚呢。
不过小厮们心里认定将来顾音澜比明澜过的好,但明面上还恭恭敬敬的很,现在顾音澜还中毒昏迷不醒,太医束手无策,没有解药,顾音澜一命呜呼了,那些美事可就是空谈了。
明澜是她们长房的救命稻草。
丫鬟恭敬的行礼,然后前面带路。
今天是长房搬家之后,明澜第一次登门,但这座院子她还算熟悉,一应陈设和前世并无区别,长房事情一出接一出,大太太根本腾不出手来改造,大老爷又要外放,也住不长久。
芙蕖苑,是顾音澜的住处,环境幽静,小桥流水叮咚,奇花蔓草,花开灿烂。
但是丫鬟婆子们脸上却没有什么笑容,顾音澜命悬一线,生死未卜。
绕过双面绣牡丹屏风,就听到四太太宽慰道,“大嫂别太担忧了,音澜福大命大,肯定会没事的。”
大太太双眼通红,道,“我怎么能不担忧,药都灌下去七八碗了,始终不见醒来……。”
顾雪澜眼尖看见明澜,道,“二姐姐来了!”
大太太连忙擦掉眼角的泪花,朝明澜挤出一抹苍白的笑来,道,“你来了。”
声音熟稔亲昵,听得明澜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真的,都不记得大太太这样和蔼可亲的和她说话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记忆模糊的她在脑海里搜肠刮肚了一遍,还是觉得太阳该是从西边升起来了。
不过明澜瞥了眼站在一旁的钱太医,就明白了。
钱太医是赵皇后的心腹,顾音澜救了太子,她就算看不上顾音澜,也得念着她一份救命之恩啊,否则大家该说她和太子忘恩负义了。
大太太是聪明人,屋子里发生的事,钱太医肯定会事无巨细的禀告赵皇后和太子知道。
而她即将嫁进离王府,成为离王世子妃,离王府深得皇上信任且不被猜忌。
猜忌什么呢?
人家离王府到手的皇位都拱手相让了,再抢回来那不是脑子有坑吗?
而皇上最担心的是什么,就是有人惦记他的皇位啊。
不被皇上猜忌,别人就没法挑拨,权势稳固,离王一句话,抵得上旁人百句。
离王要是拥戴太子,十个三皇子和李贵妃也撼动不了太子之位。
大太太就是想借钱太医之口把明澜和顾音澜的姐妹情深传到赵皇后耳朵里去。
有离王世子妃做堂姐,顾音澜就能争一争世子妃的位置了。
这样的小伎俩,岂能瞒的过明澜的眼睛。
她内心嘲讽一笑,却并没有拆台。
阻拦顾音澜往上爬,就是和老夫人过不去,不希望伯府跻身一流世家。
她淡淡道,“听说三妹妹中毒昏迷不醒,我看看看她。”
说着,她朝床前走去。
顾音澜的嘴角泛紫,一看就是中毒不轻,不像是在装病,而且钱太医也在,假装中毒,肯定瞒不过他的眼睛。
但明澜的眸光更多的还是在顾音澜头上。
她发髻有些凌乱,但能看出来她梳着朝仙髻,上面插着金镶玉梅花簪,奢华精美。
这套头饰她在漱玉阁见过,价值三千两。
之前还纳闷长房接连出事,顾音澜怎么有闲情逸致去漱玉阁买头饰,原来都是为今天做盘算。
好一个顾绍业!
不过是从红缨嘴里知道她手里有玉阙,就和刺客攀上了交情,不但怂恿刺客杀了她,灭了二房,还想把顾音澜送到太子身边,一步步往上爬,去谋那最高的位置。
心机之深沉狠毒,叫人不寒而栗。
如果不是惹上了长公主,被流放出京,有他在,长房和二房之争别想消停了。
那些刺客,胆敢刨离老王爷陵墓,刺杀楚离,背后的势力绝非一般,顾绍业和刺客勾结到一起,无意是与虎谋皮。
算计太子,还是和刺客联手,这样的做法就是把人头放在刺客手里存着,只要他们一不听话,捅给太子和赵皇后知道,他们还能有活命?
到时候别连累了靖宁伯府满门!
就这样,老夫人还指着她往上爬,给顾家带来无上尊荣。
明澜觉得可笑。
大太太拿帕子擦眼角,道,“明澜,你三妹妹一直昏迷,太医也不知道中了什么毒,无从下手,你手里还有离王世子给你的解百毒良药吗?”
明澜将袖子里藏着的寒玉瓶拿出来,把层层包裹的帕子打开,道,“就剩最后一瓶了,我喂三妹妹吃吧。”
方才还愤愤难平,这会儿怎么笑的夏花灿烂了?
她正要说话,车窗被敲响,碧珠连忙掀开车帘,就看到暗卫递过来一药瓶。
碧珠还没反应过来,明澜已经伸手接了。
药瓶子里有两粒晶莹剔透的药丸,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芳香,如果不是从药瓶子里倒出来的,她真的要当是糖果给吃了。
明澜让碧珠把血装寒玉瓶里,然后塞了一颗药丸进去,等血凝结成冰后,又用手指抹了些胭脂从冰血上划过。
碧珠用帕子摁着指尖,有些担忧道,“那药丸是……?”
明澜摇头。
她不知道。
不过楚离的暗卫不会没分寸的,最多小惩大诫一番,不会毒死顾音澜的。
等准备好,马车就差不多到长房了。
刚钻出马车,就看到丫鬟送大夫出门,大夫客气道,“留步。”
丫鬟福了福身子,大夫就拎着药箱子走了。
碧珠下了马车后,将明澜扶了下来,长房的小厮看到她,脸色淡淡,要不是明澜,他们也不至于搬出伯府,虽然明着说是分家,也找了个不被人笑话的借口,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长房就是被扫地出门了。
现在他们家姑娘已经是太子的人了,又对太子有一份救命之恩,世子妃的位置可能欠了些火候,一个侧妃之位铁定跑不掉的。
当今赵皇后不就是侧妃封后的,太子妃成了李贵妃,将来如何,谁能说的准。
指不定就是他们家三姑娘母仪天下了,二姑娘和离王世子和离,凄凄惨惨戚戚呢。
不过小厮们心里认定将来顾音澜比明澜过的好,但明面上还恭恭敬敬的很,现在顾音澜还中毒昏迷不醒,太医束手无策,没有解药,顾音澜一命呜呼了,那些美事可就是空谈了。
明澜是她们长房的救命稻草。
丫鬟恭敬的行礼,然后前面带路。
今天是长房搬家之后,明澜第一次登门,但这座院子她还算熟悉,一应陈设和前世并无区别,长房事情一出接一出,大太太根本腾不出手来改造,大老爷又要外放,也住不长久。
芙蕖苑,是顾音澜的住处,环境幽静,小桥流水叮咚,奇花蔓草,花开灿烂。
但是丫鬟婆子们脸上却没有什么笑容,顾音澜命悬一线,生死未卜。
绕过双面绣牡丹屏风,就听到四太太宽慰道,“大嫂别太担忧了,音澜福大命大,肯定会没事的。”
大太太双眼通红,道,“我怎么能不担忧,药都灌下去七八碗了,始终不见醒来……。”
顾雪澜眼尖看见明澜,道,“二姐姐来了!”
大太太连忙擦掉眼角的泪花,朝明澜挤出一抹苍白的笑来,道,“你来了。”
声音熟稔亲昵,听得明澜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真的,都不记得大太太这样和蔼可亲的和她说话是什么时候的事了,记忆模糊的她在脑海里搜肠刮肚了一遍,还是觉得太阳该是从西边升起来了。
不过明澜瞥了眼站在一旁的钱太医,就明白了。
钱太医是赵皇后的心腹,顾音澜救了太子,她就算看不上顾音澜,也得念着她一份救命之恩啊,否则大家该说她和太子忘恩负义了。
大太太是聪明人,屋子里发生的事,钱太医肯定会事无巨细的禀告赵皇后和太子知道。
而她即将嫁进离王府,成为离王世子妃,离王府深得皇上信任且不被猜忌。
猜忌什么呢?
人家离王府到手的皇位都拱手相让了,再抢回来那不是脑子有坑吗?
而皇上最担心的是什么,就是有人惦记他的皇位啊。
不被皇上猜忌,别人就没法挑拨,权势稳固,离王一句话,抵得上旁人百句。
离王要是拥戴太子,十个三皇子和李贵妃也撼动不了太子之位。
大太太就是想借钱太医之口把明澜和顾音澜的姐妹情深传到赵皇后耳朵里去。
有离王世子妃做堂姐,顾音澜就能争一争世子妃的位置了。
这样的小伎俩,岂能瞒的过明澜的眼睛。
她内心嘲讽一笑,却并没有拆台。
阻拦顾音澜往上爬,就是和老夫人过不去,不希望伯府跻身一流世家。
她淡淡道,“听说三妹妹中毒昏迷不醒,我看看看她。”
说着,她朝床前走去。
顾音澜的嘴角泛紫,一看就是中毒不轻,不像是在装病,而且钱太医也在,假装中毒,肯定瞒不过他的眼睛。
但明澜的眸光更多的还是在顾音澜头上。
她发髻有些凌乱,但能看出来她梳着朝仙髻,上面插着金镶玉梅花簪,奢华精美。
这套头饰她在漱玉阁见过,价值三千两。
之前还纳闷长房接连出事,顾音澜怎么有闲情逸致去漱玉阁买头饰,原来都是为今天做盘算。
好一个顾绍业!
不过是从红缨嘴里知道她手里有玉阙,就和刺客攀上了交情,不但怂恿刺客杀了她,灭了二房,还想把顾音澜送到太子身边,一步步往上爬,去谋那最高的位置。
心机之深沉狠毒,叫人不寒而栗。
如果不是惹上了长公主,被流放出京,有他在,长房和二房之争别想消停了。
那些刺客,胆敢刨离老王爷陵墓,刺杀楚离,背后的势力绝非一般,顾绍业和刺客勾结到一起,无意是与虎谋皮。
算计太子,还是和刺客联手,这样的做法就是把人头放在刺客手里存着,只要他们一不听话,捅给太子和赵皇后知道,他们还能有活命?
到时候别连累了靖宁伯府满门!
就这样,老夫人还指着她往上爬,给顾家带来无上尊荣。
明澜觉得可笑。
大太太拿帕子擦眼角,道,“明澜,你三妹妹一直昏迷,太医也不知道中了什么毒,无从下手,你手里还有离王世子给你的解百毒良药吗?”
明澜将袖子里藏着的寒玉瓶拿出来,把层层包裹的帕子打开,道,“就剩最后一瓶了,我喂三妹妹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