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并且我此次江南之行也是自己一意孤行,母妃同外祖家都并不同意的,我便调动不得安国公府的人,只能自己带着几个亲信来此,便是那个温城真与安国公府有故,我即不知道,也联系不上他啊。”贤王说道。
“等下……”钟晓欣喊停道:“你说你只带了亲信在此?那么之前先于官兵追杀我的黑衣人又是何来?”
当时判断是安国公府的死士之流,如果贤王并没有带这样的人,那么这些人又是哪里的势力?
“我何曾派过什么黑衣人啊?”这一次贤王看来是真有点急了,争辩道:“我到了这江南便有官兵可用,别说是我手中真没有这些人,便是有,也不会派在官兵之前,先伤了自己的人手啊……”
听起来倒像是真的一样。
钟晓欣此时才想起,黑衣人只在偷袭当夜出现过,与温城合演了一出人质计划,之后第二天天明,便处处都是官兵追杀了。两波人真的没有一同出现过。
钟晓欣打量着贤王,却见着在一旁的绛紫暗暗点头。
斜眼看了眼迟四,看来是迟四也对绛紫有所询问。
钟晓欣前段时间来江南时,就受着贤王不断的追杀,而那时迟四已经身在白莲土脉,绛紫也伏在贤边身边了,应该是对他的行动有一定的了解。
如果贤王说的是真的,温城不是贤王这边的人,那么这幕后的主使者……
“你是从何处听来这初代圣女墓的?”迟四问道,这也正是钟晓欣想问的。
当初贤妃最可疑一点,就是贤王知道这圣女墓,可见其与白莲有染。
如今若他真的从别处听说的,那么告知他圣女墓所在的人,就是内应。
“这个……”贤王被问的犹豫了一下。
迟四厉声喝道:“还不快说,你到此时还不明白,是被人给骗了吗?”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在这圣女墓中也不受氧气量影响,但无论是台阶石刻还是这选拔室的石刻,都至少清楚明白的昭示着一件事,就是圣女候选人在这其中的重要性,而贤王那边别说圣女,甚至连一个女子都不带,就敢入墓,可见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墓中机关何在。
也就是说,贤王根本不知道这内中机关是以圣女候选人为重,其它的人都只是单纯的附加,看这石刻之字,无论是什么改天换地的能力还是成神的名额,都要依存于女性才能做到,贤王根本不是白莲之人,那么他会到江南,甚至会到这古墓中,估计也只是被人当傻子骗了罢了。
“……不是我不说。”贤王脸抽抽的说道,“其实我也并不知道是谁,一开始听来的,不过是个消息。”
“消息?什么样的消息?”钟晓欣不由得问道。
“皇婶也知道,自我元妃去世,这两年母后有心为我选续室。”
这个……钟晓欣还真知道,不是钟4都还盯过贤王府里侧室的位置吗?特别是之后钟晓欣得封护国真仙,钟4都摩拳擦掌的想问鼎继室的位置,扶了贤王好做皇后了……
“当时母妃也为我定下过几个人选,其中一位便是临安侯府古家的嫡小姐,因为自去年开始,皇兄的病加重了,母妃认定我最有可能继任东宫,若想驾空皇后娘娘,我家便该拉拢梅妃,若两家能成姻缘,也就能判定安王确无夺位之心,到时也不需要再多防备,只安心等皇兄归天就行。虽然古家嫡女只不过是人选之一,但若能成事,对于我是只有益处没有害处的。”贤王说道。据贤王所说,其实贤妃当时是真的看中了古家女,只不过试探之意多过真心求娶,在贤妃的心里,梅妃临安侯府的娘家比不上她国公府的娘家门弟高,贤王又占长,无论是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贤王继位的可能性都大过安王。
所以贤妃提两家联姻,其实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觉得这后宫只有她,有资格与皇后一争,因此才考虑过同临安侯府的亲事。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太子的病当时是很重。
若说能治好吧,那么无论是贤王安王,都没有什么机会。
可是若说是治不好吧,那么临安侯府做为梅妃的娘家,自己家里也有一个皇子呢,梅妃虽然一向表现的不争大位,但很明显临安侯府还有这样的心思,姻亲的孙女婿哪里有自己外孙来得亲,捧自己外孙子,还可以将嫡孙女再嫁一家以求扩展势力,凭的什么要捧安王上位?
由此就可见,其实梅妃安王摆出一副不争皇位的架势,内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想法的,至少其外家临安侯府,还是有这种想法的。因此已经打算好了拿这嫡女再去联姻,也就为此婉拒了贤王的求娶。
再说了就是贤王妃这位置到底是继室,如果是继后也就算了,如果只是个继妃,那临安侯府还不如亲上加亲,将女儿嫁给表哥安王做元配呢。
所以贤王有求娶之意,临安侯府却无嫁女之心,看来是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将嫡女留给安王,全力争位,以便将来做原配皇后了。
不但如此,临安侯府为了给安王扩展势力,还四处出击,因为他家人口众多,嫡子也多,所以这些子侄们的婚事,也是极好的拉拢资源。
因为临安侯府是安王外家,他家若摆定了争位之意……不,就算不摆正这个意思,只要同他家成了亲事,这些姻亲们便算是归入了安王这一脉,自然不好再嫁女进贤王府。毕竟姻亲姻亲,一旦结了亲,就是利益得失的共同体,如果一家同两位皇子都结亲,那么便有一脚踏两船的嫌疑,以后无论是谁即了位,都不会重用他的。
于是临安侯府一边跟平义伯府谈着婚事,一边还同诚意伯府论着亲,同顺义伯府论着亲并且同淮安侯府论着亲……
这么说吧,临安侯府把贤妃给贤王看中的可以做继室人选的人家都勾搭了一个遍。如果叫临安侯府将这些亲事都论成了,那这一圈的权贵们可都就成了安王的势力范围了啊。
贤王这才惊觉的大事不好。
“等下……”钟晓欣喊停道:“你说你只带了亲信在此?那么之前先于官兵追杀我的黑衣人又是何来?”
当时判断是安国公府的死士之流,如果贤王并没有带这样的人,那么这些人又是哪里的势力?
“我何曾派过什么黑衣人啊?”这一次贤王看来是真有点急了,争辩道:“我到了这江南便有官兵可用,别说是我手中真没有这些人,便是有,也不会派在官兵之前,先伤了自己的人手啊……”
听起来倒像是真的一样。
钟晓欣此时才想起,黑衣人只在偷袭当夜出现过,与温城合演了一出人质计划,之后第二天天明,便处处都是官兵追杀了。两波人真的没有一同出现过。
钟晓欣打量着贤王,却见着在一旁的绛紫暗暗点头。
斜眼看了眼迟四,看来是迟四也对绛紫有所询问。
钟晓欣前段时间来江南时,就受着贤王不断的追杀,而那时迟四已经身在白莲土脉,绛紫也伏在贤边身边了,应该是对他的行动有一定的了解。
如果贤王说的是真的,温城不是贤王这边的人,那么这幕后的主使者……
“你是从何处听来这初代圣女墓的?”迟四问道,这也正是钟晓欣想问的。
当初贤妃最可疑一点,就是贤王知道这圣女墓,可见其与白莲有染。
如今若他真的从别处听说的,那么告知他圣女墓所在的人,就是内应。
“这个……”贤王被问的犹豫了一下。
迟四厉声喝道:“还不快说,你到此时还不明白,是被人给骗了吗?”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在这圣女墓中也不受氧气量影响,但无论是台阶石刻还是这选拔室的石刻,都至少清楚明白的昭示着一件事,就是圣女候选人在这其中的重要性,而贤王那边别说圣女,甚至连一个女子都不带,就敢入墓,可见他根本就不知道这墓中机关何在。
也就是说,贤王根本不知道这内中机关是以圣女候选人为重,其它的人都只是单纯的附加,看这石刻之字,无论是什么改天换地的能力还是成神的名额,都要依存于女性才能做到,贤王根本不是白莲之人,那么他会到江南,甚至会到这古墓中,估计也只是被人当傻子骗了罢了。
“……不是我不说。”贤王脸抽抽的说道,“其实我也并不知道是谁,一开始听来的,不过是个消息。”
“消息?什么样的消息?”钟晓欣不由得问道。
“皇婶也知道,自我元妃去世,这两年母后有心为我选续室。”
这个……钟晓欣还真知道,不是钟4都还盯过贤王府里侧室的位置吗?特别是之后钟晓欣得封护国真仙,钟4都摩拳擦掌的想问鼎继室的位置,扶了贤王好做皇后了……
“当时母妃也为我定下过几个人选,其中一位便是临安侯府古家的嫡小姐,因为自去年开始,皇兄的病加重了,母妃认定我最有可能继任东宫,若想驾空皇后娘娘,我家便该拉拢梅妃,若两家能成姻缘,也就能判定安王确无夺位之心,到时也不需要再多防备,只安心等皇兄归天就行。虽然古家嫡女只不过是人选之一,但若能成事,对于我是只有益处没有害处的。”贤王说道。据贤王所说,其实贤妃当时是真的看中了古家女,只不过试探之意多过真心求娶,在贤妃的心里,梅妃临安侯府的娘家比不上她国公府的娘家门弟高,贤王又占长,无论是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贤王继位的可能性都大过安王。
所以贤妃提两家联姻,其实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觉得这后宫只有她,有资格与皇后一争,因此才考虑过同临安侯府的亲事。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太子的病当时是很重。
若说能治好吧,那么无论是贤王安王,都没有什么机会。
可是若说是治不好吧,那么临安侯府做为梅妃的娘家,自己家里也有一个皇子呢,梅妃虽然一向表现的不争大位,但很明显临安侯府还有这样的心思,姻亲的孙女婿哪里有自己外孙来得亲,捧自己外孙子,还可以将嫡孙女再嫁一家以求扩展势力,凭的什么要捧安王上位?
由此就可见,其实梅妃安王摆出一副不争皇位的架势,内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想法的,至少其外家临安侯府,还是有这种想法的。因此已经打算好了拿这嫡女再去联姻,也就为此婉拒了贤王的求娶。
再说了就是贤王妃这位置到底是继室,如果是继后也就算了,如果只是个继妃,那临安侯府还不如亲上加亲,将女儿嫁给表哥安王做元配呢。
所以贤王有求娶之意,临安侯府却无嫁女之心,看来是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将嫡女留给安王,全力争位,以便将来做原配皇后了。
不但如此,临安侯府为了给安王扩展势力,还四处出击,因为他家人口众多,嫡子也多,所以这些子侄们的婚事,也是极好的拉拢资源。
因为临安侯府是安王外家,他家若摆定了争位之意……不,就算不摆正这个意思,只要同他家成了亲事,这些姻亲们便算是归入了安王这一脉,自然不好再嫁女进贤王府。毕竟姻亲姻亲,一旦结了亲,就是利益得失的共同体,如果一家同两位皇子都结亲,那么便有一脚踏两船的嫌疑,以后无论是谁即了位,都不会重用他的。
于是临安侯府一边跟平义伯府谈着婚事,一边还同诚意伯府论着亲,同顺义伯府论着亲并且同淮安侯府论着亲……
这么说吧,临安侯府把贤妃给贤王看中的可以做继室人选的人家都勾搭了一个遍。如果叫临安侯府将这些亲事都论成了,那这一圈的权贵们可都就成了安王的势力范围了啊。
贤王这才惊觉的大事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