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这些日子没事就做做各种家具,偶尔进进山、打打猎,也确实打了一些野味回来,换换胃口。
    洛于心与洛于恒的木床,也让他给换掉了,换了他新做的。
    家里的木制家具,基本上都被他换了个遍。
    至于旧的,都被他拿去当木柴烧了。
    对此,洛于心也没说啥。
    另外,他自己做了几个木桶,其中一个是用来洗澡的,这样,他也就不用再借洛于恒的桶了。
    话说,这些手艺,他好像都不需要学的,只要有一个参照,就能够做出来。
    为此,洛于心不由怀疑,他以前是不是精于工匠?
    不然,这工艺,怎么会手到擒来?
    眼看就要到小暑了,洛于心决定,在小暑之前,将桑树收割了。
    有青云在,两亩四的地,七千多株桑树,一天之内也就解决了。
    砍好的桑树,被抱到地基边放着。
    洛于心说,等晒干了,可以拿回去当柴火烧。
    割完了桑树,与收割稻谷,就只剩半个月了。
    洛于心想起家里没有装稻谷的容器,便让青云做一个。青云便去李家看了一眼李家那个装稻谷的容器,竹编的,很大一个筐子。
    李家一共有三个这样的大筐子,都用来装稻谷。
    看完了,青云就回来,砍了竹子,弄了两天,总算是做出了一个。有了第一个的经验,后面的两个,一天一个。
    做好了装稻谷的容器,青云又做了几个箩筐。
    家里的箩筐,还是洛于心此前让李大叔帮做的那两个。
    青云嫌少,就多做了几个,以防不时之需。
    之后,又做了个背篓。
    这样,家里就有两个背篓了。
    看了半个月的《药典》,洛于心打算在收稻谷之前去山里寻寻药。
    虽然现在手中还有九两多的存款,在农村算是很多了,但是,她想着送弟弟去读书,所以,这钱,得多挣挣。
    买书价格都那么贵,就更别说读书了。
    去私塾读书,每年少说要几两的银子。
    费用如此昂贵,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读不起书。
    所以,真要送阿恒去私塾,就这点存款……
    一年的学费,肯定是已经够了,但之后呢?
    书不可能只读一年吧?
    指望着田地里的收获,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农村,就没有种田种地发财的。将田地种好,也就是能够维持个温饱而已。何况,还要缴税。
    养蚕倒是有致富的可能,但是,难度不小。
    洛于心也不能把所有压在养蚕之上。
    要是一直养不好,那也不会有多少收入,也就是能够勉强过日子,真要让弟弟去读书,就困难了。
    所以,她自然得额外地想些办法,多手准备。
    采摘药材去卖,是她目前唯一能够想得到的。
    好在有《药典》,这阵子,通过看书,她认识了不少的草药。
    书太贵,很多人舍不得花钱买,而且,村里也没几个识字的,所以,通过看《药典》认识草药,从而进山采摘,拿去药铺卖,换取钱财,这样的机会,也就落到了洛于心手中。
    山里其实很多草药,但是,村民认得的,并不多。
    一般认得的,又不太值钱。
    如此,想要通过采药卖药赚钱,对很多人来说,是行不通的。
    决定了进山,洛于心竟是把书也带了去,就放在背篓里。这样,需要用的时候,就能够拿出来翻翻。
    毕竟,记性再好,也不可能把书里的东西全记住。
    青云也跟着一块去。
    因为家里有了两个背篓,所以,他们两人就一人背了一个过去。
    在山里转了一天,倒是摘了不少草药,谈不上珍稀,但是,也是能够卖上一些价格的。
    等从山中回来,他们两人都是背着满满的一背篓。
    青云自己做的那个背篓,比洛于心的那个大很多,能装的东西也就多了很多。
    第二天,他们就将这些药材拿去卖了。
    种类繁多,价格不尽相同。
    孟掌柜见他们又带草药过来,不由欢喜。
    “好久不见你们了!”他笑着说,“又采摘了什么好东西?”
    两个背篓往地面上一放,青云说:“东西太多,你自己过目吧。”
    孟掌柜便过来看了,在背篓里翻了翻,虽然没有特别珍贵的,但是,最便宜的一种,也是十几文一斤。
    当然,最贵的,也不过百文。
    这两个背篓的东西,少说有三四十斤。
    东西太多,孟掌柜自己不想一一去数,就找了两个伙计过来,让他们逐一清点,最后点清了,一共是二十八种药材,每种都单独称量,标了价格。
    算清楚了之后,孟掌柜拿着账目看了看,说:“累计四十六斤八两,经核算,总共价值为二两三百三十八文。”
    还把账目给他们看了。
    这次,青云倒不跟他讨价还价了,把账目看了一下,说:“行,就这样吧!”
    毕竟,这些药材,都不算多珍稀。
    当然,也不是随处可见。
    孟掌柜便拿了两块碎银,还有三百三十八个铜钱,给了青云。
    青云不放心,还是让他称了一下那两个碎银。
    孟掌柜无奈,说:“我们已经合作三次了,还不相信我?”
    青云说:“我只相信自己看到的。”
    “行行行,给你称。”孟掌柜便拿秤给他称了,称好了之后,给他看刻度,“见了没,刚好二两,不多不少。”
    青云瞥了一眼,嘿嘿一笑,说:“你们那么大的店铺,怎么就没几个官银?”
    孟掌柜说:“主要是民间流通的碎银比较多,我们做的又是百姓的生意,哪有那么多的官银拿?”
    “这里,不过就一个县城,又不是京都。”
    “只有在京都,官银才能随处可见。”
    “就我们宁武县,毕竟是小地方,所以,哪怕是跟县里的大户人家做生意,接触的,也还是碎银居多。”
    青云也不跟他纠结这些,问:“对了,你上次收的那对何首乌,卖了?”
    孟掌柜笑了笑,说:“早卖了!”
    青云见他笑眯着眼,显然是卖了不少钱的,便问:“卖了多少?”
    孟掌柜说:“前阵子,祝府四公子过来,看到了,喜欢得很,就买回去了,说是要拿去当收藏。”
    “这有钱人家,就是不一样!”
    “这明明是药,居然花那么多银子买回去当摆设?”
    “不过,你们的这对何首乌,实在罕见,又有一定的年头,确实有不菲的收藏价值!”
    说了一堆,也没透露卖了多少。
    显然是不愿告诉青云,他卖了多少。
    倒是“祝府四公子”这话,吸引了青云的注意。
    他一下想到了那个祝跃凡,也不知这四公子是不是就是他。
    于是,便问:“这四公子,可是祝跃凡?”
    孟掌柜并不知他为何这么问,点头说:“没错,就是他。”
    洛于心听了,有点诧异。
    那对何首乌,居然……
    被祝跃凡买去了?
    不过,买就买了,与她也没什么关系,就没有多想。
    喜欢农家有喜:养蚕致富路请大家收藏:农家有喜:养蚕致富路全本言情小说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