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泰德.透纳的融资信用不会超过20亿美元,可争夺大都会传媒对透纳广播公司的发展而言,绝对是个不容错过的关键节点。
有唐焕的好莱坞公司做后盾,透纳广播公司虽然相比于传统三大电视网仍显资历尚浅,但节目库已经不成问题了,所差的主要还是规模。
其中,竞争新牌照只能满足一小部分的网络扩张需求,要想迎头赶上,必须而且只能走收购这条路。
拿下大都会传媒,不但可以打击抱有相同目的的竞争对手默多克,还能让透纳广播公司坐上名副其实的美国第四大电视网的位置。
唐焕本来就打算筹一笔可以光明正大地摆在台面上的巨款,为小舅韩安远购买武器装备,泰德.透纳的求援,正好可以拿来混淆一下视听。
于是,唐焕稍微修正了一下计划,随即布置美国的团队开始实施。
再混淆视听,也要一石惊起千层浪。《华尔街日报》几乎是脚跟脚地报道出了一则消息:硅谷科技业大亨、首届首富唐焕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报备,将会出售一部分其所持有的方圆电脑公司股份,价值至少超过20亿美元,预计该交易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
同时,唐焕的发言人明确表示,该项收益当中,将会有一亿美元捐赠给联合国,两亿美元捐赠给与治疗白血病、hiv等重症相关的项目,另有一部分会用于某些收购运作。
唐焕对慈善事业的热衷和慷慨,早就让人们习以为常了;至于捐款给联合国。由于之前在1982年便有先例。所以也谈不上稀奇;真正博人眼球的是语焉不详的“收购运作”。
要知道。在去年圣诞节的澳大利亚帆船赛中,默多克在自家地盘上使诡计,让唐焕和泰德.透纳空手而归,双方矛盾瞬时表面化,甚至因此差点在宴会上挥拳相向。
经过媒体们大肆炒作,这个事件早就在人们之间口口相传,成了底层大众最津津乐道的富豪恩怨故事。
如今唐焕套现这么多钱,用于某些“收购运作”。毫无疑问,肯定是指帮着泰德.透纳和默多克抢大都会传媒的有线电视网啊。
如此报仇不隔夜的商场大战,虽然直来直往缺乏迂回曲折,但围观者不费脑子,看得岂是一个爽字了得。
对此,《纽约每日新闻》幸灾乐祸地预测:默多克之前只能靠着一些小手段取胜,现在面对光明正大的绝对实力碾压,除了灰溜溜地出局,没有其它选择。
《纽约邮报》没有闲暇理会《纽约每日新闻》这个平日里口水大战的对手,而是卯足了劲继续攻击唐焕。以打击他的声望。
事实上,马克只是从唐氏家族其他人那里道听途说了一些关于唐焕的信息。真正的记者对于这些似是而非的消息都心存疑虑。
因此,马克的所谓爆料,美国的主流媒体绝大部分难免顾虑重重,不敢直接推波助澜地报道,《纽约邮报》则毫无顾忌,直接把这个骗子的话当成确信无疑的真事来报道,其中就牵扯到了《护花倾情》里女主角的扮演者——邓俪珺。
根据马克的说法,当年还是穷小子的唐焕,在追求邓俪珺的过程里为了表明心迹,送出了一部分哲儒的股份。
按照哲儒现今的发展情况来看,其价值极有可能已经超过了一亿美元。而且两人育有一对双胞胎,只是一直刻意隐瞒着这个事实。
《纽约邮报》非常恶毒,除了知名度极高的邓俪珺之外,他还把另外一位重量级人物拉了进来,那就是女船王克里斯蒂娜。
老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在世的时候,曾经为了追求著名的歌剧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丝,和原配妻子,即克里斯蒂娜的生母蒂娜.利瓦诺斯离婚。
如今唐焕和邓俪珺、克里斯蒂娜的关系,与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玛丽亚.卡拉丝、蒂娜.利瓦诺斯的纠葛何其相似?
哗众取宠、极尽煽情的黄色新闻,之所以能够顶着各种声讨发展壮大,无非就是因为切中了人们的阴暗心理而已。
已经没有下限的《纽约邮报》就是如此,凡是带有攻击唐焕报道的报纸,无不脱销,即使加印之后仍脱硝。
原本,注重地方版新闻的《纽约每日新闻》,靠着用百分之八十的篇幅来报导当地的事情,使得自己在纽约市和纽约州的发行量,超越了《纽约时报》、《纽约邮报》与《华尔街日报》等大报。
结果现在,《纽约每日新闻》竟然被《纽约邮报》逆袭了,其不由酸溜溜地讽刺道:“凭借捕风捉影的消息编造出来的肥皂剧,还真是大发了一笔横财呢。”
……
《护花倾情》的全球范围热映,以及世界巡回演唱会的筹备,无疑让邓俪珺的知名度急剧提升,因此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美国那边舆论风波的影响。
而最让邓俪珺受伤的地方,居然还是她的家乡——宝岛。
《护花倾情》在宝岛的票房已经突破了5000万新台币的大关,正和宝岛方面洽谈演唱会事宜的邓俪珺,非常高兴地通过媒体向支持者表示感谢。
结果现场突然站起来一个记者,义正言辞地问道:“邓小姐,据说你在美国的身家有一亿美元,联系到你从美国回来后,一直对官方安排的各种慰问演出态度冷淡,这是否说明了,你现在已经彻底背叛了‘爱国’的情操,以局外人的视角对待民国?”
邓俪珺脸上温婉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面对着几十双灼灼的目光,她愣了将近一分钟。最后流下了眼泪。黯然神伤地答道:“我只是一个想把音乐做好的歌手。我没有任何背叛,我问心无愧!”
好端端的一场媒体见面会,瞬间乱了起来,不等主持人说话,助理便扶着邓俪珺离开了现场,进而一场围绕着邓俪珺的舆论地震,在宝岛发生了。
……
唐焕特意闭关了几天,完善了接下来针对包括日本资本市场在内的投机计划。
花钱上瘾。赚钱也容易上瘾。以资本市场搬运工自居的他,随着不停地在扶南战场上加注,可谓玩游戏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了,俨然成了外人无法理解的乐在其中。
唐焕刚把计划锁进保险柜,助理就在外面急促地敲门。
“默多克又有什么新嘴炮放出来了?”唐焕神态轻松地问道。
“这是最新报纸的传真件。还有……”助理小心翼翼地汇报,“邓小姐回香江了,据说在飞机上一直流泪不止。”
听对方讲述前因后果的时候,唐焕拿着传真的手一动不动。最后,他才把传真重重地拍在了桌子上,“欺负女人算什么本事。看来这帮家伙太闲了,需要一些事情忙乎一下。”
“宋先生已经高升。离开新闻局了。”助理提醒了一句。
“那更好,我给好事者们找点正事做。”唐焕冷冷地一哼。
……
宝岛的媒体正热议着邓俪珺令人难以置信的身家丰厚,以及未婚生子、爱国之情缺失等等乱七八糟的话题,宝岛的政经界突然也发生了一场地震,有人把遮遮掩掩的台北十信不良放款迷局捅了一个大白天下。
所谓的台北十信,于1911年9月成立,一开始的名称叫做“台北信用组合”。当宝岛光复后,其由宝岛人接收、改组,并更名为“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也就是“台北十信”。
自1957年起,台北十信理事主席均由国泰集团的蔡万春家族担任,祸根就此埋下了。
早在1960年,由于蔡万春大量投资土地,台北十信陷入资金流动困难的危机。
不过,台北十信想出了一个好点子渡过难关,即发起了“一元开户”运动,在短短数月之内,其存款便突破了新台币一亿元,一跃成为全宝岛七十五家信用合作社当中规模最大与营业量最多的单位。
1979年,蔡万春中风退休,产业交由长子蔡辰男、次子蔡辰洲掌管。
蔡辰洲非常善于钻营,其通过萧政之介绍,拜得王昇为义父。
出身政工的王昇,可谓权倾一时,时任“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主任”,手下人员来自国_安局、外交部、新闻局、文工会等单位,势力伸入警总、国_安局、调查局,更有“王昇接班”说法开始传出。引得小蒋先生忌惮,在1983年将其流放至巴拉圭。
由此可见,蔡辰洲借了多大的势,其在1982年以高票当选“增额立法委员”,与刘松藩、王金平、洪玉钦、谢生富、李宗仁、李友吉、林联辉、蔡胜邦、吴梓、萧瑞征等“立法委员”,组成了“十三兄弟”派系。
他们这帮人以香格里拉大饭店17楼俱乐部为活动大本营,经常宴请财经官员,而且向官方游说“合作社的理事和监事可以无限制连选连任”,以及“信托公司可承办银行业务”等。
同时,蔡辰洲和他父亲一样,也将台北十信的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事业。
这个套路类似于香江那边发生危机的银行业一样,银行的控制者把银行当成了钱袋子,为了私人利益,把钱投入诸如地产这类利润更高的行业,结果把金库掏空了,只不过里面掺杂了更复杂的官_商勾结。
1983年初,台北十信不良放款的危机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可宝岛官方仅是给予警告,派员进驻辅导,并未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而实际上,台北十信放款总额已经达到了存款总额的102%,相当于企业的资不抵债了。
当这个涉及100亿新台币的经济犯罪事件摆到宝岛公众面前后,宝岛从上到下顿时集体失语了,那里还有什么闲心去八卦邓俪珺的事情。
几乎像旋风一样,台北十信各分社开始遭遇严重挤兑,数千存款户一生的积蓄血本无归,严重伤害了宝岛投资人的信心。
事实上,在宝岛经济高速发展的光环下,台北十信的疯狂放贷在现阶段并非特例,华侨信托、国泰信托、亚洲信托、第一信托等等金融机构,同样也是因为类似的问题岌岌可危、处于随时崩溃的边缘。
不难想象,小蒋先生的震惊和愤怒,达到了何种程度,当即下令严查。包括“经济部长”陆润康、“财政部长”徐立德、党秘书长蒋彦士、党台北市党部主任委员关中等等一系列大员丢了乌纱帽。
至于始作俑者蔡辰洲,则因利用人头贷款、串通其部属或假冒他人名义贷款等等违反《票据法》的刑事责任被捕,累计刑期达到670年。
蔡辰洲对此早有预料,有记者拍摄到,在被拘捕前,他便将自己豢养的七只大丹狗悉数放生,显然是做好了入狱的准备。
这一系列动荡,折腾得宝岛上下鸡飞狗跳,唐焕除了冷眼旁观之外,同时也向哪里的一些人脉传递消息,“空出了那么多的位置,可以往上爬了。同时宝岛经济领域必然重新整顿秩序,可以挑着一些目标下手了。”
……
本来唐焕只想静等宝岛局势发生变化,可上上下下的一帮人实在不开眼,总是拿邓俪珺来说事,他只好
至于始作俑者蔡辰洲,则因利用人头贷款、串通其部属或假冒他人名义贷款等等违反《票据法》的刑事责任被捕,累计刑期达到670年。
蔡辰洲对此早有预料,有记者拍摄到,在被拘捕前,他便将自己豢养的七只大丹狗悉数放生,显然是做好了入狱的准备。
这一系列动荡,折腾得宝岛上下鸡飞狗跳,唐焕除了冷眼旁观之外,同时也向哪里的一些人脉传递消息,“空出了那么多的位置,可以往上爬了。同时宝岛经济领域必然重新整顿秩序,可以挑着一些目标下手了。”
……
本来唐焕只想静等宝岛局势发生变化,可上上下下的一帮人实在不开眼,总是拿邓俪珺来说事,他只好(未完待续。)
有唐焕的好莱坞公司做后盾,透纳广播公司虽然相比于传统三大电视网仍显资历尚浅,但节目库已经不成问题了,所差的主要还是规模。
其中,竞争新牌照只能满足一小部分的网络扩张需求,要想迎头赶上,必须而且只能走收购这条路。
拿下大都会传媒,不但可以打击抱有相同目的的竞争对手默多克,还能让透纳广播公司坐上名副其实的美国第四大电视网的位置。
唐焕本来就打算筹一笔可以光明正大地摆在台面上的巨款,为小舅韩安远购买武器装备,泰德.透纳的求援,正好可以拿来混淆一下视听。
于是,唐焕稍微修正了一下计划,随即布置美国的团队开始实施。
再混淆视听,也要一石惊起千层浪。《华尔街日报》几乎是脚跟脚地报道出了一则消息:硅谷科技业大亨、首届首富唐焕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报备,将会出售一部分其所持有的方圆电脑公司股份,价值至少超过20亿美元,预计该交易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
同时,唐焕的发言人明确表示,该项收益当中,将会有一亿美元捐赠给联合国,两亿美元捐赠给与治疗白血病、hiv等重症相关的项目,另有一部分会用于某些收购运作。
唐焕对慈善事业的热衷和慷慨,早就让人们习以为常了;至于捐款给联合国。由于之前在1982年便有先例。所以也谈不上稀奇;真正博人眼球的是语焉不详的“收购运作”。
要知道。在去年圣诞节的澳大利亚帆船赛中,默多克在自家地盘上使诡计,让唐焕和泰德.透纳空手而归,双方矛盾瞬时表面化,甚至因此差点在宴会上挥拳相向。
经过媒体们大肆炒作,这个事件早就在人们之间口口相传,成了底层大众最津津乐道的富豪恩怨故事。
如今唐焕套现这么多钱,用于某些“收购运作”。毫无疑问,肯定是指帮着泰德.透纳和默多克抢大都会传媒的有线电视网啊。
如此报仇不隔夜的商场大战,虽然直来直往缺乏迂回曲折,但围观者不费脑子,看得岂是一个爽字了得。
对此,《纽约每日新闻》幸灾乐祸地预测:默多克之前只能靠着一些小手段取胜,现在面对光明正大的绝对实力碾压,除了灰溜溜地出局,没有其它选择。
《纽约邮报》没有闲暇理会《纽约每日新闻》这个平日里口水大战的对手,而是卯足了劲继续攻击唐焕。以打击他的声望。
事实上,马克只是从唐氏家族其他人那里道听途说了一些关于唐焕的信息。真正的记者对于这些似是而非的消息都心存疑虑。
因此,马克的所谓爆料,美国的主流媒体绝大部分难免顾虑重重,不敢直接推波助澜地报道,《纽约邮报》则毫无顾忌,直接把这个骗子的话当成确信无疑的真事来报道,其中就牵扯到了《护花倾情》里女主角的扮演者——邓俪珺。
根据马克的说法,当年还是穷小子的唐焕,在追求邓俪珺的过程里为了表明心迹,送出了一部分哲儒的股份。
按照哲儒现今的发展情况来看,其价值极有可能已经超过了一亿美元。而且两人育有一对双胞胎,只是一直刻意隐瞒着这个事实。
《纽约邮报》非常恶毒,除了知名度极高的邓俪珺之外,他还把另外一位重量级人物拉了进来,那就是女船王克里斯蒂娜。
老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在世的时候,曾经为了追求著名的歌剧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丝,和原配妻子,即克里斯蒂娜的生母蒂娜.利瓦诺斯离婚。
如今唐焕和邓俪珺、克里斯蒂娜的关系,与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玛丽亚.卡拉丝、蒂娜.利瓦诺斯的纠葛何其相似?
哗众取宠、极尽煽情的黄色新闻,之所以能够顶着各种声讨发展壮大,无非就是因为切中了人们的阴暗心理而已。
已经没有下限的《纽约邮报》就是如此,凡是带有攻击唐焕报道的报纸,无不脱销,即使加印之后仍脱硝。
原本,注重地方版新闻的《纽约每日新闻》,靠着用百分之八十的篇幅来报导当地的事情,使得自己在纽约市和纽约州的发行量,超越了《纽约时报》、《纽约邮报》与《华尔街日报》等大报。
结果现在,《纽约每日新闻》竟然被《纽约邮报》逆袭了,其不由酸溜溜地讽刺道:“凭借捕风捉影的消息编造出来的肥皂剧,还真是大发了一笔横财呢。”
……
《护花倾情》的全球范围热映,以及世界巡回演唱会的筹备,无疑让邓俪珺的知名度急剧提升,因此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美国那边舆论风波的影响。
而最让邓俪珺受伤的地方,居然还是她的家乡——宝岛。
《护花倾情》在宝岛的票房已经突破了5000万新台币的大关,正和宝岛方面洽谈演唱会事宜的邓俪珺,非常高兴地通过媒体向支持者表示感谢。
结果现场突然站起来一个记者,义正言辞地问道:“邓小姐,据说你在美国的身家有一亿美元,联系到你从美国回来后,一直对官方安排的各种慰问演出态度冷淡,这是否说明了,你现在已经彻底背叛了‘爱国’的情操,以局外人的视角对待民国?”
邓俪珺脸上温婉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面对着几十双灼灼的目光,她愣了将近一分钟。最后流下了眼泪。黯然神伤地答道:“我只是一个想把音乐做好的歌手。我没有任何背叛,我问心无愧!”
好端端的一场媒体见面会,瞬间乱了起来,不等主持人说话,助理便扶着邓俪珺离开了现场,进而一场围绕着邓俪珺的舆论地震,在宝岛发生了。
……
唐焕特意闭关了几天,完善了接下来针对包括日本资本市场在内的投机计划。
花钱上瘾。赚钱也容易上瘾。以资本市场搬运工自居的他,随着不停地在扶南战场上加注,可谓玩游戏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了,俨然成了外人无法理解的乐在其中。
唐焕刚把计划锁进保险柜,助理就在外面急促地敲门。
“默多克又有什么新嘴炮放出来了?”唐焕神态轻松地问道。
“这是最新报纸的传真件。还有……”助理小心翼翼地汇报,“邓小姐回香江了,据说在飞机上一直流泪不止。”
听对方讲述前因后果的时候,唐焕拿着传真的手一动不动。最后,他才把传真重重地拍在了桌子上,“欺负女人算什么本事。看来这帮家伙太闲了,需要一些事情忙乎一下。”
“宋先生已经高升。离开新闻局了。”助理提醒了一句。
“那更好,我给好事者们找点正事做。”唐焕冷冷地一哼。
……
宝岛的媒体正热议着邓俪珺令人难以置信的身家丰厚,以及未婚生子、爱国之情缺失等等乱七八糟的话题,宝岛的政经界突然也发生了一场地震,有人把遮遮掩掩的台北十信不良放款迷局捅了一个大白天下。
所谓的台北十信,于1911年9月成立,一开始的名称叫做“台北信用组合”。当宝岛光复后,其由宝岛人接收、改组,并更名为“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也就是“台北十信”。
自1957年起,台北十信理事主席均由国泰集团的蔡万春家族担任,祸根就此埋下了。
早在1960年,由于蔡万春大量投资土地,台北十信陷入资金流动困难的危机。
不过,台北十信想出了一个好点子渡过难关,即发起了“一元开户”运动,在短短数月之内,其存款便突破了新台币一亿元,一跃成为全宝岛七十五家信用合作社当中规模最大与营业量最多的单位。
1979年,蔡万春中风退休,产业交由长子蔡辰男、次子蔡辰洲掌管。
蔡辰洲非常善于钻营,其通过萧政之介绍,拜得王昇为义父。
出身政工的王昇,可谓权倾一时,时任“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主任”,手下人员来自国_安局、外交部、新闻局、文工会等单位,势力伸入警总、国_安局、调查局,更有“王昇接班”说法开始传出。引得小蒋先生忌惮,在1983年将其流放至巴拉圭。
由此可见,蔡辰洲借了多大的势,其在1982年以高票当选“增额立法委员”,与刘松藩、王金平、洪玉钦、谢生富、李宗仁、李友吉、林联辉、蔡胜邦、吴梓、萧瑞征等“立法委员”,组成了“十三兄弟”派系。
他们这帮人以香格里拉大饭店17楼俱乐部为活动大本营,经常宴请财经官员,而且向官方游说“合作社的理事和监事可以无限制连选连任”,以及“信托公司可承办银行业务”等。
同时,蔡辰洲和他父亲一样,也将台北十信的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事业。
这个套路类似于香江那边发生危机的银行业一样,银行的控制者把银行当成了钱袋子,为了私人利益,把钱投入诸如地产这类利润更高的行业,结果把金库掏空了,只不过里面掺杂了更复杂的官_商勾结。
1983年初,台北十信不良放款的危机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可宝岛官方仅是给予警告,派员进驻辅导,并未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而实际上,台北十信放款总额已经达到了存款总额的102%,相当于企业的资不抵债了。
当这个涉及100亿新台币的经济犯罪事件摆到宝岛公众面前后,宝岛从上到下顿时集体失语了,那里还有什么闲心去八卦邓俪珺的事情。
几乎像旋风一样,台北十信各分社开始遭遇严重挤兑,数千存款户一生的积蓄血本无归,严重伤害了宝岛投资人的信心。
事实上,在宝岛经济高速发展的光环下,台北十信的疯狂放贷在现阶段并非特例,华侨信托、国泰信托、亚洲信托、第一信托等等金融机构,同样也是因为类似的问题岌岌可危、处于随时崩溃的边缘。
不难想象,小蒋先生的震惊和愤怒,达到了何种程度,当即下令严查。包括“经济部长”陆润康、“财政部长”徐立德、党秘书长蒋彦士、党台北市党部主任委员关中等等一系列大员丢了乌纱帽。
至于始作俑者蔡辰洲,则因利用人头贷款、串通其部属或假冒他人名义贷款等等违反《票据法》的刑事责任被捕,累计刑期达到670年。
蔡辰洲对此早有预料,有记者拍摄到,在被拘捕前,他便将自己豢养的七只大丹狗悉数放生,显然是做好了入狱的准备。
这一系列动荡,折腾得宝岛上下鸡飞狗跳,唐焕除了冷眼旁观之外,同时也向哪里的一些人脉传递消息,“空出了那么多的位置,可以往上爬了。同时宝岛经济领域必然重新整顿秩序,可以挑着一些目标下手了。”
……
本来唐焕只想静等宝岛局势发生变化,可上上下下的一帮人实在不开眼,总是拿邓俪珺来说事,他只好
至于始作俑者蔡辰洲,则因利用人头贷款、串通其部属或假冒他人名义贷款等等违反《票据法》的刑事责任被捕,累计刑期达到670年。
蔡辰洲对此早有预料,有记者拍摄到,在被拘捕前,他便将自己豢养的七只大丹狗悉数放生,显然是做好了入狱的准备。
这一系列动荡,折腾得宝岛上下鸡飞狗跳,唐焕除了冷眼旁观之外,同时也向哪里的一些人脉传递消息,“空出了那么多的位置,可以往上爬了。同时宝岛经济领域必然重新整顿秩序,可以挑着一些目标下手了。”
……
本来唐焕只想静等宝岛局势发生变化,可上上下下的一帮人实在不开眼,总是拿邓俪珺来说事,他只好(未完待续。)